當時的辦公室里并沒有具備超凡力量的稀有物品,除非有人研發出了擁有“監控攝像”功能的黑科技……
“應該不可能吧?按照馬克的記憶,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近似于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人類剛剛進入近乎電氣時代的魔能時代。魔素燈、魔能驅動機、魔能傳真機剛剛造出沒幾年,四輪驅動的汽車還在試驗階段,飛機電話連影子都沒有,針孔攝像頭什么的,更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也不能排除自爆是那名刺客自己做出的決定。”
這個事件整體上看其實算不上復雜,蘇閑查起來之所以這么困難,是因為馬克在那一周內的記憶基本丟失,沒有基礎情報打底,這才讓他舉步維艱。
思考中,蘇閑將一塊方糖放入口中含著,借此補充糖分。
“既然在地下管道內行兇的馬克是神秘人偽裝的,那馬克本人在當時去了哪里?他在筆記本上寫到自己找到了能成為人上人的新途徑……會不會是與木盒、與長生丹無關的另一個途經?比如那張羊皮紙?”
“等等,我為什么要把羊皮紙和長生丹分開來看,如果這兩樣東西都是裝在木盒之中的呢?”
“馬克得到了羊皮紙,就是說真正的木盒最終是落到了他的手中。他雖然沒有被利安華發現,但那個時候很可能也是在場的!”
“加勒夫給了利安華一個假的木盒,他本人在那天聚會中描下了木盒的雕紋,又有仿制古物的技術,是有能力制造出木盒仿制品的。”
“神秘人在一整周里都在追殺利安華,他不知道利安華手中的木盒是假的。”
“真正的木盒,那時候還在加勒夫的身上。”
“真正的馬克,是從加勒夫的手中得到的真木盒!”
“馬克當時也在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他眾觀全局,最后殺害了加勒夫,奪走了加勒夫手中的真木盒!”
“但馬克本人其實是個相對文弱的青年,他在與加勒夫的搏斗中并不占據絕對的優勢。”
“真木盒在兩人搏斗中掉在地上摔破,長生丹或許就是在那時候,從木盒中滑落出來。”
“馬克在殺害了加勒夫之后,匆匆撿起木盒,卻沒注意到掉落出來的長生丹,令其被下水道里的生物分而食之。而他本人則得到了木盒中剩下的羊皮紙!”
畢竟不是名偵探,蘇閑的推理很多都是建立在“假設”和“可能”上,但他覺得自己至少拼湊出了一條可以自圓其說的邏輯線。
在這條邏輯線的基礎上,他列出了最后的兩個未知數。
一個是神秘人。
一個是巴克教授。
神秘人偽裝成馬克召集其他人,為何唯獨巴克教授沒有出現?
事實上當日與會的六人中,就剩下馬克和巴克教授還活著,既然馬克不是神秘人,那么真相其實早就呼之欲出。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巴克教授,他和神秘人是有聯系的。
甚至很可能,昨日自爆的刺客就是被巴克教授召回來的神秘人,為的是殺死突然出現在課堂上的馬克!
在那一周的后幾天里,馬克肯定還參與了另一件事情,引起了巴克教授對他的懷疑。
這件事情,應該也是馬克擺脫現有身份的恐懼由來!
……
不知不覺,盤中食物已經清空。
蘇閑也終于將所有的思緒都理清,他劃分重點,在腦中制定了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方案。
很簡單,想辦法跟蹤巴克教授!
但跟蹤是一門學問,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如果巴克教授確實有問題,很可能會跟蹤失敗。
他也覺得自己沒必要受這份苦。
所以最好讓專業的人來。
比如說,雇個私家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