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陰云蔽月,夜濃如墨,細雨微風拂面,暴雨將至未至。
這正是黑市之人最喜歡的環境。
漆黑無光的夜晚,沒有行人的街道,意外發生的概率被降到了最低。
蘇閑按照地址來到了布魯特市東城區香波大道北面的一塊廢棄之地,用雨衣的兜帽遮住了半張面具,踏著平穩的步子往里走去。
香波大道是東城區最大的銷金窟,但距離香波大道并不算遠的這里,卻是一片無人開發的荒地。
傳說這里埋葬著某個邪神的骸骨,常有陰魂鬼祟出沒。
盡管這傳說并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但因為混跡在香波大道的人總喜歡往這里亂扔尸體,久而久之便使這里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亂葬崗,同樣使人忌諱。
不同于香波大道的夜夜笙歌,這亂葬崗安靜得可怕,沒有一絲光彩。
直到十點將至,才有人陸陸續續地從各個角落走出。
這些人并不算多,但大部分都有護衛跟隨。
像這種黑市雖然都有一些明面上的規矩,比如不能搶奪、不能打殺,但這些規矩都沒有強制執行力,所以該有什么還是會有什么。
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護衛,就算有錢買貨,也不一定能帶貨回家。
而今夜這黑市更是如此,原本奴隸買賣在大陸內部就是見不得人的交易,就算被人搶了也沒地兒申述。
為了隱藏身份,幾乎所有的人都用長袍、雨衣等衣物遮住身形,再用面具遮住面容,更夸張地還會修飾口音。
蘇閑混在其中,倒是一點也不顯眼。
但這也讓他無法輕易找到多哥倫多·韋伯斯特。
還好他已調查過哥倫多·韋伯斯特的具體樣貌,那是個身高和體寬幾乎等長的男子,其身材特征讓他很難掩藏地住。
這亂葬崗在荒廢之前,原是一個干涸的湖泊,有人在這里建了有著寬闊地下廣場的建筑,但又因地質不符合規格,沒過多久便突然倒塌,當時還砸死了不少人。
現在將這地下廣場稍微整理一下,也就剛好能當一個臨時的市場來用。
到達入口,映入眼簾的是由兩根交叉而立的圓柱,從圓柱下鉆入進去,再走過一小段路,便進入了這一次的地下黑市。
里面自然點了燈,不像外面那般黑暗,但卻絲毫沒有集市的熱鬧。
或許是因為這是純粹的奴隸市場吧,做奴隸販賣的人確實不多,總共也就十幾二十個攤位。
而且這些攤位之中,真正將奴隸帶到這里來的人,卻是更少。
絕大部分的奴隸販子,都只是帶著花名冊,所謂的交易,也是看著花名冊來進行。
而那少部分的幾家直接將奴隸帶來的奴隸販子,則是隨身帶著大量的護衛,應該都是些勢力不弱的組織成員。
門口沒有人檢查,蘇閑順著人流便走了進去。
他還是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但其他人則明顯都是些常客,他們幾乎沒有多少多余的動作,就在黑市之中逐一看了起來。
蘇閑走到了就近的一個攤位面前,隨手便從那張簡陋的桌子上拿起了一份花名冊。
這名冊倒也精致,封面沒有名字,只印著一朵黑牡丹,翻開之后的每一頁,則都印著三張照片和一段介紹。
三張照片分別是正面的半身照、側面的全身照和后背的全身照,把一個人的渾身上下都照了出來。
這些照片上的人基本都只穿著幾片布縷,更有甚者一絲不掛。
他手中的這本花名冊都是女性,不過并非全是那種意義上的奴隸,很多介紹中都寫著一技之長,比如廚藝、家務和擅長樂器、財務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