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畝地的租金實在也很捉襟見肘,而且郭滿倉生病花了不少錢,幾乎掏空了家底,蘇晚楓得去賺錢,否則又得饑一頓飽一頓的。
抄書,算賬,寫信這些工作不是每天都有,于是蘇晚楓決定開私塾,秀才給人啟蒙沒問題。
她要的束脩少,不是非得錢財或是雞鴨魚肉,你就是拿一小籃子雞蛋,幾斗糧食,哪怕是一尺布匹,她都要,一時拿不出也沒關系,孩子先來學。
她也不了筆墨紙硯,那就一人一個沙盤,在沙盤上學寫字。
她打出去的廣告也很樸實,不求科舉出頭,若是孩子將來能當個伙計掌柜跑堂賬房,那也是個體面人了。
文盲太多啊,只要能認字,去了縣城,總能混上一口飯。
自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便是老百姓,除了實在家徒四壁不能為的,總也愿意自家孩子念書識字。
于是蘇晚楓這里陸陸續續也有孩子來念書了。
她就是從實際出發,教這些孩子讀書,若是家里條件不錯,奔著科舉去的,那她也就往這方面教。
反正考秀才的經驗她也有。
就這么的,十里八鄉里她也有了一些名頭,手里也不缺學生。
其他先生教孩子按季節收束脩,蘇晚楓是按課時,老百姓也不傻,這么一比就知道蘇晚楓這里實惠,而且便宜。
蘇晚楓就這么當上了古代的教書匠。
她的收費標準只是瞎貼的,反正給不了這么多她也不會去討要,更不會孩子上門了不教。
鄉民們基本上也是淳樸的,他們有的實在拿不出這么多東西,不過逢年過節,人家也會擠出一點來謝師。
那時候蘇晚楓就能收到好多雞蛋鴨蛋鵝蛋,各種糕餅糧食什么的,當然是累計。
她也不賣,有些孩子來上學,看著面黃肌瘦,她就會把雞蛋煮了給他們吃,不是直接給,而是通過獎勵性質的給,比如教一段書,或是背,或是默寫,只要能通過就能得到一個熟雞蛋。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很珍惜念書的機會,他們都非常認真。
今天給她送東西的小孩也是郭家村的,家里交不出束脩,于是就會給蘇晚楓送些吃的喝的,婆媳兩個還會時不時上門給她打掃衛生洗衣服什么的。
說實話,鄉民們其實對讀書人很敬重。
蘇晚楓在這里口碑很好,鄉民們投桃報李,對她也很照顧。
生活是很清貧,但蘇晚楓卻很滿足。
等到睡飽了起來,熬點雜糧粥,把餅子熱上,等下就能吃了。
吃了飯,蘇晚楓拿著笤帚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