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東想了想,“也不瞞先生,我一個小小的書鋪東家,想要攀上王府大管事那也是不可能的,可巧,我認識王府里一個管事公公,姓楊,他極喜歡先生的書。”
蘇晚楓大喜,“果真那就要勞煩梁少東了,若是楊公公愿意,我請他吃飯,他若是看得起我,我給他話本子上簽名,以后新書出版,一定先給他送去”
梁少東,“”還是小瞧了郭秀才。
讀書人一向自矜,有些酸儒和商戶說話都不愿意,更看不起太監之流,斥之為閹貨。
梁少東很是擔心蘇晚楓也是這樣,那么他也就無能為力了,他是想勸一下蘇晚楓,別太端著,如今是郭家村求人,不能因為對方是太監就不愿結交。
哪知道郭秀才全無讀書人的應該怎么形容呢,也不能說他沒有風骨吧,總之梁少東沒看出蘇晚楓有半點不情愿。
對于蘇晚楓來講,人家是太監又如何,太監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不能說成了太監這個人就一定會變態扭曲,蔡倫同鄭和就史書留名,人家也是宦官。
總之,蘇晚楓不會戴有色眼鏡看人。
既然蘇晚楓沒意見,梁少東就放了心,愿意替蘇晚楓引薦楊公公。
要請王府里的公公吃飯,哪怕蘇晚楓不知道楊公公算哪個檔次的管事,她也不能失禮。
這么幾日瞎轉悠,別的沒摸到,城里什么飯莊聞名蘇晚楓還是知道的,請楊公公吃飯,太差的肯定不行,太好的蘇晚楓也供不起。
一共三個人吃飯,她一個,梁少東一個,楊公公一個,她能拿出一兩銀子來應酬,多了不行。
從古到今,飲宴都是沒底的,貧家米糠也能果腹,地主富戶瘦肉嫌塞牙,肥肉嫌油膩。
蘇晚楓要用一兩銀子宴客,可謂絞盡了腦汁。
說實話,一兩銀子去飯莊,實在訂不到好的菜色,便是酒都是普通的。
不是蘇晚楓不愿拿自己的銀子填補,而是很多事公私得分清,否則以后如果遇到類似的事,郭家村的人恐怕一分都不出,全指望她了,這可不行。
升米恩斗米仇可是老祖宗總結的經驗。
若是此行順利,自己添的以后還能補上,若是此行不順利,添了的銀子也就打了水漂,而蘇晚楓以后也得靠手里這點銀子過活,實在大方不起來。
權衡再三,蘇晚楓定了東福順飯莊的雅間,她和掌柜的商量,要加一道點心,她來指點做法。
掌柜的就指了一個廚子,蘇晚楓要做的就是生煎包,前世江浙地區的一道普通點心,做法簡單,餡料多是肉餡。
不過此時人們吃羊肉為多,豬肉都是窮苦百姓打牙祭吃的。
生煎包沒什么復雜的工藝,只要舍得下料就行。
蘇晚楓要了兩種餡料,一種豬肉的一種羊肉的。
掌柜的嘗了一只,就和蘇晚楓商量,這一頓飯不要錢了,再給蘇晚楓十兩,這道點心的做法算是賣給他們飯莊。
蘇晚楓倒是沒有不愿意,但她也說了,“這做法并不復雜,有能耐的吃上一次就知道做法,以后要是有人學了去,掌柜的可別說是我一個點心方子賣兩家。”
掌柜的就笑,“當然不怪您,您就放心,這天下飯莊這么多,很多菜品也都是重復的,就看客人們喜歡哪家了。”
蘇晚楓這才接了銀子。
掌柜的自然也能不給銀子,反正都學會了,但他不是眼皮淺的人,不過十兩銀子,富貴人家過來吃一頓飯也就賺來了,正大光明的買下來不比將來蘇晚楓出了頭結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