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公見蘇晚楓果然如楊公公說的對他們沒有輕鄙之色,心下更是高興了一分。
他們平時習慣了看人眼色,也知道自己身份卑賤,哪怕是大太監,在主子眼里也就是個奴才,他們沒了主子就無依無靠。
而蘇晚楓正經是個讀書人,社會地位高他們太多了,哪怕是窮酸,人家走出去堂堂正正。
如今蘇晚楓沒有表面巴結,內含輕視,兩位公公就極為滿意。
蘇晚楓也沒敢冷落趙兄弟,總會把他也兼顧到,但也不擾攘,就是讓個酒讓個菜。
等生煎包上來,楊公公就道,“快嘗嘗,冷了不好吃,娘娘可喜歡呢,還是先生教與我的。”
待眾人吃完,這才開始說正事。
其實福王遷走民眾不是不給錢,他初來就藩也不愿落得個不好聽的名聲。
但是他愿意補償遷走的百姓,底下辦事的人不會照章辦事,比如福王愿意給百姓一家一百兩,真正到了百姓頭上能有十兩就不錯了,更有甚者,一分不給,就把人趕走了事。
你敢鬧,就把你們當匪徒給抓了,喊冤你去何處喊
人家是福王,是皇帝的兒子,不要說要你家的田地,就是要了你的命,那也是你命賤。
這樣說來,福王還是好的,壞的都是辦差的人
這怎么說呢,一家企業里老板出頭當惡人的很少,都是管理者出面,比如員工要漲工資提待遇,老板并未說不好,但是經理等人就給你壓了,你沒奈何,只能背地里罵經理這些人是走狗,老板就還是好老板。
如果鬧得經理壓不下了,老板再出面,替罪羊都是現成的,開了這個,再招另一個好了,真正的好老板也不會等著員工提待遇,都是看到了人家的能力主動提的,不過這個很少。
蘇晚楓也管不了許多百姓,她只能顧得上郭家村的人。
這個事總覽就是趙公公的義父,大太監裴長富,但這位肯定不會親自出面,趙公公就是那個親自出面的人之一。
他其實也為難,光一個郭家村,抬抬手倒是無事,只是這一次要遷走的百姓不少,郭家村得了利,其他人知曉了鬧起來怎么辦
蘇晚楓湊了過去。
好一番商談,最后幾個人都很滿意。
臨走,蘇晚楓恭送諸人,那個趙兄弟突然道,“那我們的書呢要簽名的那種。”
蘇晚楓,“”
最后她應下日后必定補到,這才罷了。
回到車馬店,蘇晚楓躺倒床上,嘆息了好一會兒,人是真的有遠近親疏,今天她也算當了一回惡人。
為了郭家村的利益,她給楊公公支了不少招,就是如何讓百姓愿意離開故土,其實很簡單,如今基本上是一族居一地。
如果沒有利益沖突,族人一致對外,如果有了利益沖突,族人也就是陌路人,踹寡婦門,吃絕戶的也都是族人,輪不到外人伸手。
想要一地的百姓遷走,只要把他們領頭的喂飽就行,那個領頭的就會想辦法鼓動族人搬走,反正他的利益沒有受到損害。
過后即便鬧出來,也不管王府的事,罪魁禍首就是他們自己的族人。
蘇晚楓滿含歉疚地睡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