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隊長點點頭,“好。”
寧貞召集人員開會,“一旦答應下來,大家都要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夏默,你首先要籌備屬于我們自己的安保力量,國家就是派兵駐守,力量也有限,可能過段時間還會撤走,我們悠閑的日子就沒了,大家都要動起來。”
有人興奮,有人擔憂,興奮是因為搭上了國家,以后這里物資消耗光了也不用擔心餓死,擔憂的人想的和寧貞一樣。
人多了,來的人兇狠怎么辦
他們這里能抵擋的人手可不多。
寧貞告訴大家國家會安保力量,暫時的。
這下子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有物資補給,有安保力量,籌備庇護所就容易了。
寧貞又道,“但我不準備把庇護所的地址放在這里。”
“農莊能容納我們這些人,但是不能容納更多的人,附近有民房,但是民房分散,也不利于集中居住和管理,目前我們做不到以舒適為主。”
“氣候變化已經快一年了,將來會到我們庇護所的人多半來自另外的庇護所,分散居住的災民不會有很多,有的話也會和我們現在類似,物資足夠生活,他們不會冒險過來。”
“我還是有一點私心的,農莊里的物資我可以拿一部分出來救濟災民,但我也做不到把我們的物資全貼進去,我們的親朋好友也是,他們可以在這里生活的舒適一些,不用去住大通鋪。”
“我可以去幫助別人,但我做不到絕對無私。”
眾人的態度都認真起來,仔細想想,都得承認寧貞說的不錯。
農莊和這里所有的物資都是寧貞的私產,還有就是大家這么長時間以來辛苦搜尋到的。
現在讓大家無償都交出來,誰都不愿意。
說句不好聽的,大家都是災民,也都沒家了,憑什么我辛辛苦苦收集到的東西要無償給后來的陌生人
他們會念我們的好嗎恐怕不見得。
他們可能會理直氣壯,“這都是國家下撥的物資,憑什么要念你們的好”
你告訴他們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自己的,他們也不會信,“都什么時候了,好人都死光了,你們霸著國家的物資給自己臉上貼金,不要臉”
到時候就說你心里能痛快嗎
大家紛紛贊同。
其實搭建庇護所很容易,難以掌控和琢磨的是人心和人性。
管理松了,災民們會得寸進尺,管理嚴了,他們也會抱怨,寧貞答應下來目前看是自討苦吃。
但她也有自己的考慮,從長遠看,成立庇護所對她而言是有利的,前提就是要經營好。
那第一步就是選址。
梧桐市在災難來臨前也算一個大城市,市區常住人口達到了四百多萬,現在整個梧桐市連鄉下人口全都加起來,也不知道有沒有二十萬。
就按照顧建平那里的人口計算,他那里人口估計在七八萬左右,到時候分流過來一半,就算四萬人,那現在選擇的地方就得容納這么多人,還得多預計一些。
四萬人在城市里可以集中居住,在鄉下可就分的太散了。
寧貞找出了梧桐市的地圖,讓大家一起觀看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