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史嬤嬤詢問朱露白以后的打算,朱露白說想去自己莊子上住。
史嬤嬤問朱露白有多少地,朱露白說一百畝。
史嬤嬤沉默了片刻,最后到,“朱娘子,一百畝地,種你地的佃戶也就十戶左右,你的莊子還得蓋起來,要不然你只能住農家院子。”
朱露白一愣,她會看賬查賬,但真的對一百畝地有多大沒具體的概念,只知道那些地一年能給她出息一百兩上下,一畝地一年出息一兩左右。
所以,一百畝地并不多
是真的不多,朱家愿意給出嫁女銀子,也不愿意給多少地的。
朱露白拿的算多了。
史嬤嬤又問她的地在哪里,然后道,“那你也能去附近的黃家鎮居住,那里住的多半都是莊頭,都管著附近的地,往來京城也就一天。”
朱露白,“”
她遲疑道,“那個黃家鎮,條件怎么樣”
史嬤嬤笑了,“和京城自然不好比,但也樣樣都有,要是有銀子,還能自己在那里蓋房子,只去了哪里。你便沒多少時間來京城了。”
穿越至今,朱露白一直慶幸她穿在了富裕家庭,朱家再如何也是嬌養她的。
別的不說,就用水,上輩子誰家沒有自來水和熱水器
而在這里,取水燒水都是個大工程,不管是朱家還是鄭府,專門有人負責挑水燒水送水。
朱家商戶出身,還沒多少講究,用的都是井水。
鄭家泡茶喝的水據說是專門用的泉水,有送水工每天都會送來。
上輩子想洗澡了去衛生間打開水龍頭就行,在這里得提前吩咐,然后等著廚房燒水送水,丫頭給她把水兌到合適的溫度,她就能去洗。
洗完了,還有人專門刷澡盆。
這里的工作量相當巨大,也都是錢撐起來的。
朱露白倒也不是沒錢,她嫁到鄭家前后也三年了,嫁妝錢根本沒動過,田地鋪子加在一起一年也有一百左右的收入,然后鄭欽的月錢和她的月錢一年也有一百八,雖然也要打點送禮,但打點也還是有限的,送禮是你來我往的。
三年里鄭家的月錢朱露白也攢了快三百兩了,加上自己的嫁妝收入,她出嫁后到現在手里多了八百兩左右銀子,壓箱銀子五千,母親給了一千,那就是六千八。
這些是現銀,她還有嫁妝首飾等物。總之,朱露白并不窮,她一個人也能過得很舒服。
但問題來了,如果她離開京城,那就不一定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首先京城肯定是一個國家最繁華的地方,從基礎設施到商業文化等等各方面,京城肯定得天獨厚。
就是江南,繁華或許比的上京城,但朱露白也不可能去江南,她對現在的江南一無所知,她手里這點錢在京城花用是夠了,如果千里迢迢去江南,一路上的路費估計都得好幾百兩。
然后到了江南還得買房置地落腳,幾千銀子怕是不夠花的。
最重要的是她去江南干嘛又不是投親,又不是做生意,跑去一個陌生地方就是自找麻煩。
所以朱露白肯定要在京城或是京城附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