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朱露白沒了經濟負擔,就開始享受生活,史嬤嬤提醒她,“娘子還是要備些糧食才是。”
朱露白恍然大悟,這里不是現代,買糧只要買一點,吃完再買就是,這里有條件的幾乎家家戶戶都囤糧。
她現在也有六口人要負責,一月也得吃掉一二百斤的糧食,不囤糧,一旦糧價波動限售,或是別的什么原因,那就要餓肚子
那就囤,趕緊囤,立馬囤。
屯糧首先要有糧倉,朱露白選中了一間屋子,打了木架,然后就開始買糧。
囤的糧就不能是去殼磨好的精米精面,就得是谷子和麥子,存放的時間長。
除了谷子麥子粟米,朱露白還囤了一些豆類,紅豆綠豆黃豆都有。
這一囤她就上癮了,見著糧食就想下手,薏米都買了一大袋子回來。
囤了快一萬斤糧,史嬤嬤趕緊叫停,“夠了夠了,夠吃三年了,日常也要買糧的,維持這個數就行。”
這些糧朱露白也不是一天買回來的,而是用了一個多月,去了很多糧鋪慢慢囤起來的,正好秋糧收獲,她讓管莊子的陪房直接拉了糧過來抵租子,這才湊了這么多。
帶殼的糧還要去殼,一萬斤糧食去了殼也就七千左右的出糧率,朱露白這些人確實能吃三年。
槐子更忙了,碾米磨粉基本都是他的活,但他從不覺得累,因為每天都能吃飽飯。
桂花平日里也沒多少活,閑著無聊,于是就問過史嬤嬤,捉了十幾只小雞回來養,麩皮米糠加著菜葉,小雞養的肥肥壯壯。
原本發育不良的段玉生,瘦的像骨柴棒的陸鷲也改頭換面了。
段玉生身上原本帶著一種不諳世事的天真,又被教導的女里女氣,在廚房做了幾個月,身量大幅度抽條,又被史嬤嬤下死勁掰過言行舉止,現在即便容貌柔美,行為氣度已經明顯是個少年了。
將來很有可能向胖廚師方向發展。
陸鷲也長肉了,不過他一直沉默寡言,史嬤嬤也掰不了他,后來想想,陸鷲反正就是家丁車夫的角色,沉默寡言也沒什么不好。
段玉生長開后史嬤嬤就帶著他一起去買菜,廚子親自買菜肯定會比旁人買的更合適。
原本朱露白擔心史嬤嬤會起疑心,沒料到史嬤嬤壓根沒放在心上,“大戶人家里豢養內寵的很多,三皇子喜歡捧戲子,家里養著戲班,全是小戲子,年級都是七八歲到十歲左右,聽說過了十三就不要了。”
“館子里這種孩子更多,玉生就不是他的名字,多半是花名。”
那陸鷲就更好解釋了,館子里養的龜公打手。
朱露白,“”好吧,也算貼合。
史嬤嬤還感嘆,“聽說外頭亂的很,強人土匪遍地都是,在遇著災年,不知道死多少人,玉生和陸鷲能逃出來也是好命了。還是在京城安全,畢竟是天子腳下。”
這種觀點很多情況下是正確的,即便有人想要改朝換代,也不會糟蹋京城,畢竟這里基礎設施齊備,比別處繁華,生活條件也最好。
老百姓只要關上門,一般也不會遭到屠戮。
但總有意外,比如打來的人就是想劫掠,那就不會管你什么房舍和基礎設施了,他們眼里只看到金銀財寶還有女人。
不過朱露白也只能希望史嬤嬤說的是對的。
她現在也是個富婆,但富婆也敵不過大勢的滾滾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