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呢,皇帝怎么樣
小郡主,“皇爺爺還好,我娘進宮了。”
朱露白,“一切都會過去的。”
小郡主知道的并不多,實際上太孫不光逼宮,他還對二皇子下了手,但姜薄這攪屎棍可不是浪得虛名,二皇子當然有準備。
他想將計就計干掉太孫,自己就能獨占鰲頭。
康明帝為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連太子都干掉了,怎么都不會容忍其他人的覬覦,在他看來,就是太孫和二皇子都想把他趕下皇位。
于是他下手也是毫不猶豫。
只是待事情平息,看著兒子孫子的尸體,康明帝一頭栽倒了。
皇帝倒了,繼承人還未確認,大臣們自然不敢說出來,現在整個太醫院都在康明帝身邊。
京城的消息姜薄全都洞悉,他摸著下巴笑了笑,準備帶兵進京。
朝廷早就腐朽不堪,康明帝即便有百般手段,但他老了,已經做不到任何事都掌控在手里。
太子只會嘴上叫囂,康明帝是想了好多辦法要謀奪姜家軍,邊疆抵御外敵,康明帝派了不少人過去,美其名曰協助姜薄御敵。
其實不外乎就是用計離間或是收買,使得姜薄對姜家軍的掌控力下降。
這個舉動在姜薄眼里就像個笑話,看看他都派了些什么玩意過來。
都是些一門心思只想著鍍了金,回頭換取榮華富貴的人,這種人能替皇帝掌握姜家軍簡直就是個笑話。
得知皇帝躺到了,姜薄要回去收獲勝利果實。
邊疆戰事怎么辦
嗨,邊疆哪年不打仗
也就是大摩擦和小摩擦的區別,姜薄以往都是守城居多,基本不會出兵挑釁,待他在京城布置好后一改往日風格,他開始鐵腕對敵。
那些蠻人習慣了姜薄當烏龜縮在殼子里的,見他居然露了頭,還敢揮爪,于是氣勢洶洶反撲。
他們不知道姜薄以往不大動是養著他們震懾朝廷的,養寇自重呀。
反正只要不讓蠻子進城擄掠就行了。
然后才有朝廷派人過來協同御敵。
來的人基本毫無用處,有的惹了姜薄已經為國捐軀,有的倒向了姜薄,而鄭伯爺屬于騎墻派。
騎墻派就混不到多少軍功,鄭伯爺能做的就是帶兵巡邏。
這兩年姜薄帶兵已經把蠻子部落揍翻了,原本靠近邊城的蠻人牧民都往后退了數百里。
姜薄在邊城的威望已經到了嶄新的高度。
他也不會把邊軍都帶走,只帶一萬人就夠了。
用一萬人奪京城是笑話,但這一萬人若是潛進京城奪宮,那是足夠了的。
姜薄這些年都把京城鉆成了篩子,潛進一萬人,輕輕松松。
從邊疆到京城這一段路怎么遮掩行蹤
賄賂啊,朝廷腐朽不堪,地方官員難道就清廉了,大荊就像一駕快要掉下懸崖的馬車,全靠著邊軍擋住外敵才能喘息,內里早就不成體統了。
康明帝不說整頓朝堂,治理民生,只一心想著奪姜薄的兵權。
沒有外敵,荊國看起來也是驢糞蛋表面光,其實底層百姓們已經快喘不過氣了。
天災帶來人禍,各地匪徒強人如雨后春筍。
這種情況下,姜薄帶一萬人進京還真不是什么大問題,一路上還能順便剿個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