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點了點頭,他能夠明白岳鵬飛的感受。
事實上,人類對太陽的研究遠比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還要淺薄。
畢竟太陽并不是只要趁天黑就能夠登陸的星球,它是一個永遠進行著劇烈核聚變,向外噴射著火焰的超級核聚變反應堆,宇宙中的絕大多數物質,都是誕生于這些輕核塵埃云的聚變反應,比如說銀河系的銀心,就是一個人類已知的超級黑洞,其巨大的質量讓整個銀河系的物質匯聚成四條巨大的星辰懸臂,圍繞著其緩慢地旋轉運動。
就好像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整個銀河系也都在環繞著那個巨大的黑暗的銀心。
畢竟銀河系的尺度是十萬到十八萬光年。
對于太陽,人類目前最接近的研究方法,除了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之外,更多的不過是借用飛行器在擦過水星的同時順便對那個龐大的恒星拍上兩張照片,頂多是進行一些凌日撞擊的試驗,畢竟相對于太陽和地球的體量,人類有些太過于渺小。
很多科幻中都提過關于戴森球的設想,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構建一個能夠將太陽完全包裹住的戴森球,究竟需要多么大數量級的物質,單單一個太陽就占據了太陽系99.86%的體積,人類即使窮盡八大行星,包括那些散亂的小行星帶和遠在太陽系邊陲的柯伊伯帶,也不過能夠給太陽織一條輕薄的圍巾,但是如果人類有能夠窮盡太陽系所有質量的科技力來構建戴森球的能力,人類又怎么會需要一個區區太陽所能提供的能量。
所以說戴森球的存在,從誕生伊始就是一個美妙的悖論。
因為當你能夠做到的時候,你已經不需要它了。
正好想當你心心念念的女神答應向你投懷送抱的時候,其實你往往已經沒有當初那么喜歡她了一樣。
而對太陽黑子的研究,正是人類這幾十年來對太陽研究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其實已經接近占據了全部,人類擁有接近完整的太陽黑子爆發周期表,但是為什么是這個周期,人類對此完全不知道。
只是發現大致就是這個周期罷了,發現自然的規律和研究規律后隱藏的真理,對于太陽黑子的活動來說人類只做到了前者。
反正,太陽就在那里,一直燃燒,又不會跑。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其他值得去做的事情。
然后突然有一天,當那個看似溫和的太陽突然向著人類露出獠牙的時候,所有人才發現,自己赤身**,身邊再沒有什么可以抵抗的鎧甲和武器。
“你親自來接我,不會只是為了發這些牢騷的對吧。”孫浩輕聲說道。
眼下的情況當然很危急,但只不過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一旦太陽活動變得空前劇烈,那么很多原本多余不值得加上的措施,就必須補充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孫浩這樣想道。
“是的。”岳鵬飛回答道:“我來親自開車接教授,當然是有必須您才能夠解決的事情。”
他開的是一輛老式的帶方向盤的汽油車,也只有這樣大量依靠機械傳動的老古董,才能夠在太陽風暴的侵襲下安然無恙。
孫浩已經知道了他的目的地。
“是的,您要去的地方是鏡海聚變試驗場,國家需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