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算過家里的囤量,最多能撐到明年一月。
那一月以后呢
媽媽還在哺乳期,家里人口多,吃的也多,想想就頭疼。
徐瑤一沒系統,而沒空間,如果再不下雨,她真的要焦慮了。
一直到年底,蓉城才下了兩次小雨,對附近的山林,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讓姚虹種的小白菜發了芽。
一月初的時候,有些人家里斷了糧,沒有得吃,他們跑去社區主任問怎么辦。
其他家里有糧的,也跟著一起去,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能撐多久。
大家把社區圍了個水泄不通,徐瑤周五回家時,聽奶奶說還打了起來。
“瑤瑤你沒看到,社區的大門都被砸了,李二妮和何桃花都被抓了起來。不過大家也是沒辦法,當天就讓人領回去了。”
姚虹一邊說,一邊嘆氣,她當時也跟著去了,但她沒擠到最里面,便沒打起來,“說是會給大家解決,但都幾個月了,現在供銷社里啥都吃的都沒了。一旦運貨的車過來,還沒進供銷社,都被人搶著買了。”
徐瑤聽得也頭大,“咱家好像也不多糧了”
聽小孫女這么說,姚虹趕忙換了個語氣,“你放心吃,再怎么樣,奶奶也不會餓著你們幾個。前兩日,奶奶和你媽媽夜里偷偷去水庫了,摸了兩條鯰魚回來。那玩意雖然不好吃,但好歹是肉。”
水庫的水越來越低,暴露出來的地面也更多,所以運氣好能找到一些擱淺的東西。
姚虹現在膽子大,聽兒媳婦一說,立馬同意。她可不是故意挖社會主義墻角,這也是為了吃飯而沒辦法。
徐瑤嘆了口氣,“要是能進山打劫就好了,不然也沒其他吃的。”
她剛說完,楊叔叔回來了,說是部隊決定了,年前會進山一趟,到時候把打來的東西平分給大家。
徐瑤對此并沒有報太大的希望,畢竟家屬院那么多人,一人能分兩斤肉都不錯。
好在她悄悄看了眼,家里的屯糧還能撐到二月后。現在只求開春后能下多點雨,不然日子真的很難撐下去。
周六家里吃的便是鯰魚,不過一人只有一塊,剩下的,姚虹說給徐瑤和楊守春帶去學校吃。
對于離家讀書的孩子,姚虹總是格外上心一點,生怕他們在學校吃不飽。
楊望秋是把魚骨頭舔了又舔,最后還是奶奶看不下去,叫他吐了,他才吐垃圾簍去。
下午沒有零食吃,因為怕太快餓,連最愛出去玩的楊望秋都待在家里。
他躺在床上,開始想念吃大肘子和紅燒肉的日子,“你們說,咱們啥時候才可以再大口吃肉啊我最近都快素死了,一天到晚也沒啥菜。”
楊聽夏最近弄來兩本書,正看得入迷。他有精神食糧就好,對大肘子那些沒太大興趣。
楊守春朝三弟看過去,“你就知足吧,要不是阿姨想到屯糧,別說是吃素,就是飯都吃不飽。你看周希希他們幾個,全都瘦了一大圈。”
楊守春幾個,現在喊起阿姨都很順口,不會像以前一樣變扭了。
“可我就是想吃肉嘛。”楊望秋咽下口水,他睡不著,爬起來穿了鞋,“不行了,我得出去走走,不然躺著就想吃東西。”
楊守春沒管弟弟,他現在讀初二了,學業有點重。不管怎么說,他都不能留級,不然就要和徐瑤當同學,那不得被兄弟們笑話死。所以他爬起來寫作業了。
而楊望秋剛到客廳,就看到奶奶和徐阿姨抬著一個大箱子進來,好奇地跑過去,“這是啥啊”
徐美珍把箱子放下后,才喘著氣道,“你郝阿姨他們知道蓉城鬧饑荒,特意給我們寄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寄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