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地里的熟了兩個冬瓜,娘正好去城里交工,又去豬肉劉哪里買了些大骨回來。大郎這兩日都瘦的不成樣子,得好好補補才是”
徐母滿臉心疼的說著,隨后將一鍋燉的奶白奶白的冬瓜大骨湯端了上來。
徐瑾瑜這段時日耳濡目染,也算是了解京城的大致結構有些了解。
娘去交繡活的繡坊在城南,而娘口中的豬肉劉是在城北,且二者都是直線距離最遠的。
不過是因為豬肉劉每次給的饒頭多些,所以徐母總愛去那里。
“城南到城北,要走老遠,娘辛苦了。”
徐瑾瑜心里嘆了一口氣,如是說著,娘都是為了他。
“沒啥沒啥,豬肉劉的豬肉最是新鮮,大郎你嘗嘗娘今個做的大骨湯味兒正不正”
徐母笑吟吟的說著,把最大的,肉最多的一塊骨頭盛給了徐瑾瑜,一臉期待的看著。
“光聞著就知道很好喝”
徐瑾瑜說著,喝了一口骨湯,那濃郁鮮香的滋味,一下子便征服了人的味蕾。
不同于現代那些為了增肥而特意用飼料培育的豬肉,現下的豬肉每一寸肉,每一星油花,都是正經八百用豬草喂出來的,實打實長出來的肉滋味自是不同的。
那種濃郁逼人的油香,讓徐瑾瑜不由愜意的瞇起眼睛
“香濃厚中帶著鮮甜,香而不膩,太好喝了”
尤其是今日徐瑾瑜回來的晚,這鍋湯燉足了時候,冬瓜滑爛入味,輕輕一抿就在嘴里化開,吸飽了肉湯的冬瓜,吃來有種吃肉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徐母這么一個普通婦人為了讓孩子們吃好喝好的智慧了。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將一鍋冬瓜大骨湯喝的干干凈凈。
“大郎,這文辯你瞅著怎么樣有沒有把握”
吃過飯,徐母終于沒有忍住,小心翼翼的問著。
“行了,孩子累了一天了,你這當娘的就別讓他煩心了”
徐老婆子打斷了徐母的話,瑾瑜雖然天賦異稟,可是他到底不似尋常殷實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開蒙了,如若能在三日后的東辰書院擇生試中拿下一個名額,就已經是徐家祖墳燒了高香了
“我這不是,不是看孩子這些日子太辛苦了這要是不成,咱們也好早做打算不是”
徐母說著,眼圈有些泛紅,這些日子她在家里聽婆母說起大郎的天賦,方知道大郎究竟被他們耽擱成了什么
尤其是看著孩子這一月以來漸漸消瘦,當娘的心里簡直很刀割似的
徐老婆子聽到這里,也是嘆了一口氣,是她當時被瑾瑜的天賦震驚到了,這才倉促下了這個決定。
如今,既累了孩子,又憂了家人。
徐瑾瑜耐心聽著徐母和徐老婆子的話,想著還貼在自己胸口的那張“錄取通知書”,一時猶豫起來。
若是,那只是那位老者的戲弄之舉,他貿然說出,豈不是讓家里人空歡喜一場
他待外人可以不計后果,可是對自己的家人卻恨不得生出千萬個小心。
“奶,娘,你們放心吧。這次文辯,我也是受益匪淺,這次東辰書院的擇生試,我必能取得成績”
徐瑾瑜雖然對于那張“錄取通知書”存疑,可是他對自己卻頗有信心。
這一次,他何止受益匪淺,那些文辯會,他一場不拉,也在心里揣摩著“答題技巧”,是以,不管這張“錄取通知書”是真是假,他都有進入東辰書院的自信
徐瑾瑜的話,徐老婆子聽后雖覺得略略寬心,那也就只是寬心了。
這一個月下來,她左思右想,還是覺得自己當初有些太過沖動了。
瑾瑜他才十二歲啊
她怎么就把那么重的擔子壓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