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蕭這個猜測實在是太大膽了,讓兩人一時面面相覷起來。
而隨著幾位先生連續三日的勤勉閱卷,終于在學子們回到書院后的次日訓走結束時,對于本次月試排名進行了張榜公布
“張榜了”
“月試排名張榜了”
外頭不由變得嘈雜起來,而一號齋內,徐瑾瑜方用過早飯,正在溫書。
雖然有過目不忘的存在,但是徐瑾瑜卻從未自視甚高,且徐瑾瑜覺得自己每次需要思考的時間有些久了,他要求自己可以做到看到一句話便可以立馬反應出來它的出處,釋義。
而這些對于四書五經的記憶,和其對照的釋義融合要求很高。
“瑾瑜,張榜了。”
師信走過來輕叩了兩下徐瑾瑜的書桌,溫聲道
“可要一同去看看約莫還有一刻中才開課。”
徐瑾瑜原本沉浸在書中的世界,這會兒回過神來,欣然應允
“好啊,叫上宋真,一道去。”
隨后,三人并肩而行至教學齋外的公告欄處,離的老遠徐瑾瑜看著那榜單不由有些奇怪
“咦,怎么不光有紅榜,還有白榜”
只見那一張偌大的紅榜之上,密密麻麻寫滿了人名,而另外的白榜上也是不遑多讓。
“這個我知道,紅榜是每級考試前百名,而白榜則是后五十名。且,書院規定,若是有學子連續三月都在白榜之上,便要離開書院。”
宋真話音剛落,就見到身旁一個身影捂著臉直接沖了過去,第一次沒有已經磨練一月的君子之風。
“張元怎么跑了監察者還在那邊盯著呢”
“嗐,張元當初以第七十九的成績考入書院,可此番月試直接成為第一百一十三名,可不是無臉見人”
“可是因為他上個月只顧著談好劉臻,日日陪著劉臻在校場上蹴鞠的原因”
“應當如此,我已見過他數次在課上困頓。”
“可惜了。”
不遠處,段錫峰直接叫住張元,記下其名這才皺眉離開,張元頓時人都木了。
段錫峰記錄下違規學子的名字后,便大步朝徐瑾瑜而來,徐瑾瑜愣了一下,下意識就放慢了步子。
這就是來自,監察者的壓力
“重山兄”
徐瑾瑜拱手一禮,師信與宋真亦是行禮,段錫峰微微頷首,看著徐瑾瑜目露贊賞
“這一次,你考的很不錯。”
“重山兄謬贊了。”
徐瑾瑜忙謙虛道,段錫峰面上的溫和一閃而過,隨后肅著臉道
“吾從無虛言,想我東辰書院立院數百載,首次入學的三科頭名少之又少,望君再勵。”
段錫峰說完后,便轉身離開,而徐瑾瑜呆愣在原地
“重山兄方才說,我是三科頭名”
徐瑾瑜一時喜,一時恐,總覺得自己似乎聽錯了一樣,這便朝公告欄下走去。
“瑾瑜來了”
“恭喜啊瑾瑜,你是頭名”
“三科頭名,著實厲害”
但見那紅榜之上,徐瑾瑜的名字下方赫然寫著
經解甲等上
詩賦甲等上
史論甲等上
紅紙黑字,做不了假
徐瑾瑜袖中的手指輕輕的摩挲著指節,讓他冷靜下來,露出溫和淺笑向同窗拱手致謝。
而除卻徐瑾瑜之外,師信與宋真二人竟是并列其二。
與徐瑾瑜不同的是,師信的詩賦只得了“甲等中”,而宋真的史論亦是“甲等中”。
宋真見了后先是松了一口氣,隨后又可惜道
“史論的最后一題我確實有些拿不準,沒想到不過,瑾瑜為頭名,我亦心服口服”
宋真清楚徐瑾瑜對于三科知識的信手拈來,這會兒只是可惜了一下自己還是學的不夠扎實,隨后便真心實意的恭賀起徐瑾瑜。
而師信看了名次后,亦是心里一片安然,他確實不善詩賦,此番能得甲等中,已經是因為真情流露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