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北地又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好的一點是,津市出名的雜志社雖多,但在武俠這一領域,卻沒有可以與武俠這本雜志目前的熱度所能相抗衡的,這也是他選擇現在進入北地的原因。
現在到大宋連載的第五期,李主任因為存稿量足夠,一次性連載了七章,也就是兩萬一千多字,趁著包青天尚未下播的東風,此時進入北地市場,會比其它任何時候都要容易的多。
他想了一下,給他認識的一個出版社主編打了電話。
江檸聽到王詠說,武俠雜志社這邊想要代理她的出版版權,出版大宋的時候,還懵了一下。
不是才剛連載完四期,準備上第五期了嗎怎么突然就要出版了
這在千禧年后是非常正常的事,很多作者都是先在雜志社連載,成績不錯,再出版。
還有一些是直接先簽了出版,然后在出版社旗下的雜志上連載,進行預熱和宣傳,等雜志連載了幾期,讀者們正看得心癢難耐的時候,一舉推出完整的出版作品,或是分為上下冊、上中下三冊,這樣出版,宣傳效果極好。
此時李主任也是這樣。
大宋已經連載了四期,明天就是第五期,按照他每期兩萬字的連載量來說,加上明天即將上市的第五期,大宋足足已經連載了十二萬字。
武俠想要進入北方市場,必然不是從大宋在武俠上連載的第一期開始,沒有前幾期的預熱,讀者直接進入大宋的第六期,甚至第七期第八期的連載,沒頭沒尾,市場反應必然不會好。
而且武俠想進入北地市場,也需要時間。
所以他便想著與出版社合作,將大宋按照字數,分為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和目前市場上金庸古龍溫瑞安他們的作品一樣,可以分為多冊,每冊十五萬字。再通過出版社的渠道先將大宋送入北地,然后雜志社的武俠才緊跟其后,看了大宋第一冊的人,在沒了后面內容后,自然會去出版社打聽后續內容,這時武俠就可以趁機進入北地市場,至于后面能不能在北地搶下一塊市場來,就看后續武俠這本雜志的內容輸出。
任何時候,優質的內容才是一個雜志社生存下去的王道。
以目前武俠三百多萬冊的總月銷量,多的是出版社想要拿到大宋的出版版權,李主任所要做的,不過是從這些出版社中,選出有著最好的北地市場渠道,最有利于武俠進入北地市場的出版社罷了。
這一點對他這個出版系統內部的人來說,并不算難。
對于這么快就有出版社看中大宋要簽出版,江檸是詫異的。
“是我們主任親自幫你找的出版社。”王詠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只出版已連載的部分,做第一冊,合同李主任已經幫你談好了,你看一下。”
目前李主任給他發過來的只是電子版合同,或者說,根本算不上合同,只有一些大致條款,主要還是出版社報價,正式的合同,要等出版社那邊寄過來,具體細節,等合同到了,再和出版社那邊談。
因為大宋本身自帶的熱度,出版社那邊給出是首印十萬、百分之九的價格,之后每加印十萬,上漲一個點。
價格很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