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因為王詠的關系,她這一批貨的質量都還不錯。
有了第一個買的,后面開張就容易了。
江檸一看就不像店老板,她們都以為王詠是店老板,都過來跟他打聽“小伙子,你們那什么江南制衣廠,真的倒閉啦”
王詠看看江檸,又看看詢問他的大姐,用力點點頭,用他那極具廣市口音特色的廣譜說“是的,我們制衣廠倒閉了,發不出工資,只能拿衣服來抵了,這些原本都是賣一百兩百三百的衣服,你們看,都是好料子,平常外面買都買不到,要不是我們廠倒閉,廠長和小姨子跑了,我們只能拿廠里衣服來抵工資,外面哪有這么便宜的好衣服”
被這奇特的廣告喊著進點的大姐們,聽到小伙子明顯和他們吳城不一樣的口音,立刻就相信了“這小伙子一聽就不是我們吳城的口音”
“還真是那什么江南制衣廠的啊”
還有來聽八卦的“你們那廠長,真的跟小姨子跑啦”
“你們廠長吃喝嫖賭是不是真的啊”
“三千多萬咋欠了這么多錢啊”
“真是作孽啊。”
還有人問江檸“小姑娘,這模特身上的衣服怎么賣”
“外套全部三十九,毛衣、褲子全部二十九。”
模特身上的褲子是現在特別流行的喇叭褲,穿在模特身上,因為搭配的好,看上去十分時髦。
九十年代,是追求時髦的一代人,看到這么好看這么便宜的衣服,都紛紛被門口的廣告吸引進來,不一會兒里面就進了許多人。
現在剛好是年底,還有兩個來月就要過年了,他們這地方有個習俗,不管這一年錢掙得怎么樣,到了過年,都得給家里孩子們,整雙新鞋新衣服。
江家也是,每年過年,江松和江柏都有新衣服穿,只有她,穿的是表姐穿剩下來給她的新衣服,因為是她過去沒穿過的,第一次穿,便也當做新衣服穿。
江檸只穿過一套姑姑給她買的新衣服,那是她記憶中最漂亮的衣服,被她一直記了好多年,也記掛了姑姑好多年。
剛開始進來的都是附近住的大姐大嬸們,但因是周末,高二高三難得放假,因為只有一天假,也都沒回家,三三兩兩的結伴出來,在學校附近逛逛,放風,聽到那邊的熱鬧之后,也過來瞧瞧。
在看到江檸身上的衣服后,摸了又摸,看了又看,腿都挪不開,想買,沒錢。
他們都是吃住都在學校的學生,家里大多是送糧食過來給她們換糧票,零花錢極少。
也有個別有錢的,就照著江檸身上的買。
江檸也會根據每個人體型膚色的不同,給她們搭配不一樣的顏色。
還有剛剛從家里返校,身上有點錢的,原本只是來看看熱鬧,結果見棉衣便宜,想給自己爸媽買一件的,就拿了自己全部的余錢,買一件準備下周五給爸媽帶回去。
這里開了個店,賣衣服和鞋子,且價格很便宜的事,很快就傳到了街道兩邊的校園里,跟著一起傳開的,還有這個店鋪一直在重復播放的江南制衣廠廠長和小姨子跑路了的八卦,實在是這個八卦太狗血了。
甚至連隔壁街的人都聽到動靜,要過來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