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雜志的刊印日期是半個月前,如果這是月刊或半月刊的話,后面就不會有,如果是周刊的話,說明后面可能還有一到兩期內容。
因為細節寫的太過相似,連里面捕頭尋找線索的細節,都和他們這些天經歷的有些像。
照道理說,這些細節除了他和他同事,不應該還有別人知道,哪怕是他們所里的其他同事,沒有一起去辦這個案子,他們都不會知道的這么清楚。
江檸在大宋里寫的案子,確實是從她當時在公安局檔案室內已經結案的案子改編而來,且為了故事更具戲劇性,她還提議挑的重案和難案,有些是時隔多年才又重新被提上刑偵日程,用后來更加先進的刑偵手法,找到的線索。
有些是人口失蹤,多年后,誤被人挖出尸骨,這才案子告破。
全是在當年十分棘手的懸案,難案,很多還是當時親自調查案子的老公安親自來跟她說,當年他們是如何尋找線索,追蹤罪犯,因為時隔多年,能被他們記起來,并說給江檸聽的,都是讓他們印象深刻的一些細節,有些是檔案卷宗上有的,有些是檔案卷宗上沒有的。
有的沒有的,在江檸經過藝術加工后,都寫在了案子里,才會更讓人有真實的代入感,也才會讓一些看過這篇雜志的體制內的警察在看過這篇文后,那么斬釘截鐵的認為,檸萌一定是他們體制內的老公安。
吳公安原本懷疑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他同事所寫,突然一想,不對,上面一個捕頭尋找線索的細節,怎么和他今天親身經歷的很相似,即使是他同事,也不能未卜先知吧
又懷疑作者是不是兇手,先是提前寫下他作案的一切細節,公開發表在刊物上,挑釁公安機關,再按照他寫的布局殺人,然后逃離的過程。
可他不至于連今天他自己經歷的事情,也能提前半個月得知吧
他是怎么想都想不通,或許這只是巧合。
可一樣的案情和太多相似的細節,又讓他無法忽視這個故事,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找接下來的情節看。
還真被他找到了。
因為大宋里面的刑偵手段寫的太過專業,很多細節寫的就像作者親身經歷,他們檔案室的一個女同事,是大宋的忠實讀者,每期都買,每期都看,她覺得這本書或許可能對對他們局里的其他同事有所幫助,這才放了一本在外面茶幾上。
只是他們每天在外面跑,累的像條狗,有時候加班追兇到很晚還在外面查案子,報紙都沒有時間看,哪里還有時間看雜志,哪怕有時候看到,翻了兩張紙,實際上一個字都沒有看進去,腦子里想的都是案子。
武俠是連載雜志,上面很多作品都是連載文,如果沒有看前面,只看中間一段,沒頭沒尾,其實很難看。
導致這幾本雜志放在茶幾上半個多月,愣是被人無視了。
大宋的這期連載,能被吳公安看進去,還是因為這是一個剛開始的新案子,加上作者的寫法很吸引人,又很專業,才讓吳公安一不留神就給看了進去,結果越看越心驚。
武俠的后面兩期,檔案室的女同事并沒有帶到單位來,還在家里,說明天帶給他。
吳公安左等右等,還是等不及,干脆跑出了局里,在附近找到了一個報刊亭,問有沒有武俠。
報刊亭老板一聽是來買武俠的,當下就從他腳下的一摞書中,抽了一本給吳公安。
吳公安當下就撕開外面的透明包裝袋,打開里面內容,翻看了一下,對不上,又連忙問報刊亭老板“有上一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