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姑姑的女兒也拍著手喊“你們擠不進去就不要擠啦,先來店里看看年貨,衣服又跑不掉”
還真有不少擠不進去的,聽說衣服還有很多,就先在江姑姑店里逛逛買年貨啦,買完年貨還問江姑姑“能不能先把東西放你這放一下我先去買兩件衣服,一會兒來拿東西。”
江姑姑家的房子,是他們自家的自建房,兩層樓,樓上兩間正房,她公公婆婆住一間,以前他們夫妻帶兩個孩子住一間,現在孩子大了,就在房間中間拉了個簾子,隔成了兩間,姐姐單獨一間,弟弟在江姑姑和江姑父房間打地鋪。
下面兩個房間都做了鋪面,公公婆婆那一間屬于公公婆婆的,賣些雞鴨魚,江姑姑這邊一間賣些煙酒牛奶紅棗麥片水果什么的,各管各的,后面還有個院子和小廚房是公用的。
見有人要在這放東西,江姑姑就將人引導后院,將東西放到院子的走廊上,說“東西可以放這,但你要自己看好啊,我這做生意忙的要死,也不能幫你看著,你要自己注意一下”
放東西的人挑著擔子,用麻繩把蛇皮袋口子系好,說“你放心,我就在你家大門口買衣服,不跑遠,我自己看著”
說完,人就猛地往人群里面一擠“老板兩件能不能給我便宜點”
“不還價的,全部是底價,要還價的到街中心買”童金剛忙的滿頭細汗,不停的收錢找錢,江柏原本還想把一件件衣服都熨燙平整,誰知道這些人根本不在乎衣服平不平整,他們只在乎衣服料子好不好,衣服暖不暖和,耐不耐臟。
這些人中,很多都是三四十歲的大男人,手粗勁大,摸著這些料子,拽了拽,又結實又暖和,見說不下來價,干脆掏了錢,買了兩件趕緊走人的。
過年他們想給家里媳婦孩子買兩件新衣服,去街中心的店鋪一問,一件衣服一百二三十,還價再怎么便宜,也得一百塊一件,他哪里舍得
沒想到挑著擔子到下面來,卻聽到這里說羽絨服,棉衣,棉襖,通通39,49,他們在聽到這個價格的時候,心里首先聽到的都是棉衣棉襖三字四字打頭,而不是四十,五十,再對比那些還了半天還要一百多塊錢的衣服,棉襖,三十九,四十九,聽在他們耳朵里,簡直便宜一大半都不止。
他們唯一擔心的,就是質量問題,可聽著大喇叭中說,是江南制衣廠倒閉了,衣服原價全都是一百多兩百多三百多的好衣服,那撿了便宜的心理立刻就來了,等進來摸到衣服看到衣服,發現料子確實結實耐磨又暖和后,都連忙掏錢買衣服。
不用還價好啊,不坑人,那需要討價還價的衣服,太坑人了,哪怕你成功還下來,人家痛痛快快賣給你了,你還是會心里不痛快,覺得自己買貴了。
這下好了,所有人價格都一樣,不還價,原本一件衣服的價格,現在買到兩件襖子了,家里媳婦和兒子一人能得一件,想到回去后,媳婦兒子穿上了他買的新衣服,家里媳婦夸他衣服買的便宜,漢子們心中就美得很。
還有完全想不到別人,只想給自己買衣服的年輕小伙子們。
他們一年到頭在外面打工,這個不舍得吃,那個不舍得買,只在過年的時候,才買一身新衣服回來撐場面,現在看到水埠鎮上居然有這么便宜的衣服,捏捏兜里的錢,想到在家的老子娘,不由也擠進來,看到居然有皮鞋,問皮鞋怎么賣的。
江南制衣廠的員工們,好不容易擠進來,想拆穿這個騙子,結果擠進來后,就被攤位上放著的三十九,四十九的皮鞋給迷的走不動道了。
而且他們看了攤位上的衣服,確實便宜。
即使他們是制衣廠的員工,他們能拿到的也只是瑕疵的衣服,真正的好衣服,他們是拿不到的,哪怕扣扣搜搜,從廠里帶回來一點東西,也是大卷的團線和廠里不要的碎布頭,這樣的好衣裳,即使是他們內部員工,拿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了。
他們自己就會做衣服,倒不會買衣服,都花錢買了雙鞋子。
一邊買,一邊使勁掰鞋縫檢查質量,確定沒問題后,才問江柏“你們是哪個江南制衣廠的我是二廠的,我怎么沒聽說哪個江南制衣廠倒閉了哪個賀廠長帶著小姨子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