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認為江檸遲早是一班二班的學生,新學期開始后,競賽班的同學和江檸之間也沒有了陌生感,看到她來還跟她打招呼,還有人向她來打聽,她是怎么學習的,怎么進步的那么快。
別人有問,她也從不藏私,將自己的學習方法都和他們分享“主要還是上課聽老師講課,把老師們教的知識點吃透,基本上我們平時考的內容,都在老師們上課教的知識點里。”很少有脫離上課教的知識點的。
至于偶爾有那么一點脫離的嘛江檸前世都學過,雖然忘記了大半,可學著學著,記憶就一點一點的復蘇了,且是越學習復蘇的越多,有時候刷題刷著刷著,就不由用起了高一學生還沒學過的知識點來解題了。
這一點,在物理、化學上還不明顯,畢竟她前世學的文科,物理化學到高二就沒學了,但在數學上,進步就特別明顯,明顯到競賽班的計劍偉老師都無法忽略的程度。
若不是競賽要下半年九月份才開始,他恨不能今年就重點培養江檸,讓江檸代表一中參加競賽去。
現在只能等。
他也可以趁著今年上半年加暑假的時間,交給江檸更多的競賽知識,以期望江檸下半年能取個好成績回來。
為此計老師可謂是干勁滿滿,教學都教的更有勁了,他將主要教學精力全都放到了培養江檸的競賽上。
吳中的宋培風也在被吳中的老師們重點關注培養著,為下半年的競賽做準備,今年因為吳中多了宋培風這樣一個有天賦的學生,吳中對今年的競賽成績也是很期待的。
更難得的是,不論是他原本班里的學習成績,還是競賽成績,他居然都處理的游刃有余。
江檸不知道計老師的想法,只覺得計老師給自己布置的作業越來越多,晚上上課盯自己也盯的很緊。
她并不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只專注的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情。
在戶口轉到滬市之后,她就在觀察江爺爺的狀態。
考慮到江爺爺可能會不適應在滬市生活的語言問題,江檸并沒有打算立刻轉到滬市的高中去學習,而是選擇繼續留在吳城一中學習,不光是江爺爺會面臨語言不通的問題,江檸其實也是。
她從不高看自己的智商,也不認為前世自己學過高中課程,在可能語言不通,聽不懂老師上課,或者聽的吃力的情況下,能夠在高考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重要考試中,能夠超過自己前世的成績。
她也怕在江爺爺剛剛才適應吳城的生活,和左右鄰居才稍稍
搭得上一點話的情況,又突然將他帶離這個他才熟悉的環境,又要去重新適應新的環境。
江檸打算慢慢來,是在江柏考到滬市后,讓江爺爺跟過去,還是讓江爺爺跟自己過去,都要考慮到江爺爺對新環境的適應性。
畢竟,她是希望看到一個開心的江爺爺,而不是一個周圍全是陌生環境陌生語言,孫子孫女也在學校上學,他一個人孤零零的面對空蕩蕩房間沒人說話的江爺爺。
如果是那樣的話,她情愿選擇在吳城再待兩年。
決定一做好,她就立刻給滬市那邊學校打電話,說了自己的決定,滬市學校那邊也尊重江檸的選擇,畢竟語言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表示以后會每周定期給她寄這邊的輔導書和試卷,讓她能適應滬市這邊的考卷模式。
反正江檸戶口已經轉過去了,未來兩年多,她什么時候想把學籍轉過來都行。
江爺爺原本以為,他將戶口轉到滬市去之后,就要跟著來滬市生活了。
在高興孫子孫女在大城市買了房,未來將要定居在大城市,成為城里人的喜悅勁過了后,他就回到吳城的鋪子里,坐在搖椅上,望著老家的方向,一日比一日的沉默。
他并沒有說什么不愿意去滬市的說法,相反,他很愿意,他很開心孫子孫女成為滬市人,他也很開心他能成為滬市人,也想和孫子孫女去滬市生活。
可開心之后,剩下的就是沉默。
他知道他即將面對的會是什么。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陌生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