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韓的新技術,你們有什么看法”
今天的預賽已經賽程過半,只剩下最后一組選手還沒登場了,但是關于南韓的新技術,賽場上并沒有特別鮮明的體現出來。
而華國隊最初和南韓約這場練習邀請賽的目的,其實正是這所謂的南韓新技術將給華國隊伍帶來的威脅。
裴景擰了擰眉頭“觀察了這幾場的情況,我總覺得南韓選手的優勢還是在于他們的耐力素質,技術方面的話倒是沒有太明顯的變化難道埃里克那里得到的是一個假消息”
南韓選手一貫以高強度的訓練負荷著稱,他們的選手在耐力素質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這一點光看他們在最后幾個單圈中的耗時優勢就能夠感受到了。
可是如果光只是這樣的話,他們的技術改進究竟在哪里呢
裴景回憶著今天比賽之中所觀察到的南韓選手表現,突然之間靈光一閃,有些遲疑地道“我總覺得,南韓的選手好像這幾組的滑行姿態是不是都比常規的情況還要更低一點”
“是的就是更低一點但是那個低的幅度,我總覺得好像在哪里見到過”
裴景一臉的疑惑,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在哪里見到過這種類似于南韓的滑法。
沒等裴景想得更多,邊上的林國斌就已經先開口解開了他的疑惑。
“是蘇涼。”
裴景
是了是蘇涼
蘇涼的冰上滑行,姿態低且穩定,不論是左右腳還是內外刃,蘇涼都能夠精準地駕馭他在冰面上那神鬼莫測的內道超越也正是源自于他在冰上對自身狀態的出色把握。
只有在彎道上還能做到左右腳、內外刃使用自如的情況下,他才能夠抓準一切空隙,精確地從空隙之中穿行而過。
所謂幽靈式的超越,實際上不過是對技術的精準把控以及對時機的極限把握和執行。
想到這里,裴景有些愕然道“這蘇涼到底是誰教出來的技術出眾,耐力素質優秀,戰術執行果決”
這樣的一個頂尖天才級的選手,他們算是完全白撿到手了。
林國斌笑了笑“不論是誰教出來的,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接下來的訓練里,多關注一下蘇涼的自訓方案,可以從他的自訓方案中提取一些耐力訓練的有效方式,我們需要考慮綜合到整體隊員的訓練方案中。”
遏制目前華國短道速滑出現高水平1500米距離選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國內選手的耐力素質問題。
關于短道速滑的耐力素質訓練,華國目前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每一個訓練方案都需要仿佛思考斟酌和實驗,這種訓練能力上的缺失,帶來的就是運動員耐力素質提升的速度。
觀眾席上的華國隊教練在思考著這些問題,而南韓的教練區,李永河也正陰沉地看著蘇涼退場的方向。
“總教練,剛剛那位蘇選手,他的技術,與我們大韓民國的選手非常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