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涼這會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訓練量,他搖了搖頭“我報了500、1000和1500。”
孫睿翔
雖然早已經聽說過他家老大目標直指全能王的豪言,但是這會兒真正聽到,還是有些感到吃驚。
“老大,這次測試的時間就在1天之內,你的體能能分配好嗎”
在短道速滑項目上,跨距離的兼項算是挺常規的配置了,孫睿翔主要是覺得他老大在隊內測試的時候這樣報,或許沒辦法都發揮出太好的狀態。
想想吧,剛剛全速沖刺完500米的距離,差不多能休息個1個小時,然后就是1000米,之后還有1500米。
這個強度,已經有點過了。
畢竟孫睿翔上回在南韓邀請賽的時候才剛剛體驗過那種脫力的感覺,那1500米的全速沖刺滑跑結束之后,他差點兒沒當場吐在冰面上,最后是為了面子咬牙硬忍下來的。
他自詡自己的體能已經是同年齡段中的優秀水準了,可要是現在跟他說讓他在同一天三四個小時的時間里按照正式比賽測試那樣去沖3個距離的訓練賽,他大概也會心里發虛。
更何況,他老大蘇涼跟他比起來,兩人還有個兩歲的年齡差呢。
孫睿翔當然知道他老大技戰術牛掰,可是不同年齡段上的生理機能差距那必然是客觀存在的,他有些擔心蘇涼一次性報3項,會不會最后虛脫,那可就劃不來了。
蘇涼當然也知道自己目前的體能要這樣參賽或許很勉強,不過他的目標終究還是全能王,既然這樣,他未來參加比賽時,很有可能會面臨同樣的賽程緊密體能分配困難的情況
與其在那之前從不做任何準備,倒不如做好準備,一點點嘗試并發掘自己的潛能。
穿越前,他從花滑轉項目到短道速滑時,已經是16歲的年齡,兩個項目雖然都是冰上項目,但是各自所鍛煉的肌肉群和力量、耐力的程度都并不相同,轉項目到短道速滑之后,他也經歷過一段不適應期,同時也因為兩個項目的訓練方向不同,他在體能上一直就有一定的問題存在。
如今借著穿越的機會,身體也回到了14歲的狀態,蘇涼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全面地做好身體狀態的調整和訓練,以便能夠為自己在短道速滑的項目上發掘出更深的潛能。
這一次的練習賽,他也知道自己的體能不足,但是他仍舊想試試看,試試自己在隊內測試賽中能夠給出怎樣的表現。
裴景這段時間都在抓著蘇涼一個人的訓練,隊內基本已經默認他是蘇涼的主管教練了,起初裴景也考慮過是不是勸說蘇涼專注1500米長距離的賽事,畢竟這是目前華國隊緊缺人才的部分,但是他很快又想到了蘇涼當初第一次被蔣一波帶進國家隊時的情形。
那一次,蘇涼差點兒就要贏了輕敵的沐遠笙。
還有后來蘇涼和劉秋同、李賓陽這兩個試訓選手的對抗賽蘇涼在500米距離上的天賦也同樣毋庸置疑。
在想起這些之后,裴景搖了搖頭,提醒自己要多關注一些南韓還有加拿大的全能型選手了一是為蘇涼篩選一下未來可能會在國際賽上遇見的對手,二也是自己先提前觀察一下優秀的全能型選手特質以及一些賽事上的體能分配安排。
因為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所以蘇涼在跟裴景說自己要報名500、1000和1500這三個距離的隊內測試時,裴景也并沒有反對。
剛好,他也可以一起看看蘇涼在這三個距離上的表現究竟如何。
倒是隊里主攻500和1000米距離的試訓選手們,在聽說蘇涼也報了500米和1000米的隊內測試后,略微地有了一些不滿。
他們覺得蘇涼已經有了確定的正選名額,隊內測試賽的時候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拼,他們和自己本項目的選手比賽就已經很吃力了,結果冰面上還要再塞進來一個蘇涼
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蘇涼這個報名屬實沒什么必要,倒是劉秋同和李賓陽兩人還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