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上的冰迷們有的當場就興奮了起來,開始對著冰面上大聲吶喊加油了起來。
而教練指揮席旁的教練們也個個都兩手扶著防撞墻外圍,緊張地盯著賽場上的局勢,也有對著后方的選手在喊某某某,全速超上去的。
其中最為緊張的就當屬吉省省隊的教練了,葉開承在退出領滑位后一度和后方的一個選手拼搶了第三的占位,所幸憑借他對內道的控制成功占住了第三的位置,但是他的體能下滑讓他難以跟上凌俊勇對蘇涼的追擊。
葉開承和凌俊勇這個一開始的完美組合,在這一刻終于徹底地分隔開來了。
前方,蘇涼從進入領滑位置之后,就刻意更加壓低了自己的軀干,這是獨屬于他的技術優勢,可以在極低的身體姿態下仍舊保持對身體的平衡和控制能力,這讓他的領滑比其他選手要有明顯的體能消耗上的優勢。
最后的三圈,在葉開承主動讓開他的領滑位置的那一刻,蘇涼就只剩下唯一的一個念頭全速滑行
凌冽的冰風刮過他的臉頰,如果透過他的護目鏡,可以看到,這個冰面上的少年一雙眼正在熠熠閃光。
在超越了一切對手之后挑戰極限的速度,追求在冰面上的極致滑行,這原本就是他對于短道速滑賽場最極致的愛與狂熱。
跟在蘇涼身后的凌俊勇在連續加刀之后,震驚地發現他居然無法追上最前方的蘇涼
并不是他的速度不如蘇涼,兩人之間的速度他其實還略有優勢,但是在將速度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對于冰面上路線的把控就已經失去了最初的精準,就是這一點點的差距,讓他無法拉進和蘇涼之間的距離。
可是,這么快速的滑行,那個蘇涼他就真的不會累嗎
當然是會的。
可是身體肌肉的酸脹疲憊,那種來自身體疲勞極限的感覺,同時也在刺激著蘇涼的神經,讓他的精神也越發地興奮了起來越是困境,越是疲憊,越是極限就越是蘇涼所渴望挑戰的臨界點。
每一次蹬冰下刀,那種酸脹到幾乎想要用手來輔助蹬冰的感覺,都在宣告著蘇涼的疲憊而隨著這些疲憊的越演越烈,其實不只是他,他身后的凌俊勇也已經無法保持最快速的超越。
最后一個彎道,蘇涼與凌俊勇、葉開承之間的距離已經差距不大,但是凌俊勇和葉開承已經失去了在最后超越蘇涼的機會。
當從最后一個彎道完美地出彎后,蘇涼腳尖的冰刀向前送出,身體已經逐漸失去了平衡,但他仍舊將自己的平衡穩穩地保持到了最后一刻終于,在他的冰刀率先過線之后,凌俊勇、葉開承兩人也相繼到達終點。
面對這兩個國家隊隊友的聯手阻攔,最終,是蘇涼贏得了屬于他的勝利,以及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全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