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涼確實是刻意抓住機會,在混戰之中卡住第三這個位次的。
或許這在許多人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但是對于蘇涼來說,他剛剛的機會不錯,想要卡住這個點,并不算太過困難。
起跑時他位于第二道上,最內道的位置是尚飛,以蘇涼對尚飛的理解,他不會去搶領滑位,但絕對會卡住一個領先位置。
而與尚飛打配合的尤建半決賽排名并不理想,在第五道上在尚飛身處最內道的情況下,尤建未必需要去和楊凱爭搶領滑位。
那么對于蘇涼來說,他實際上需要做的,就是卡在尚飛的身后,讓尚飛與尤建無法匯合對他形成威脅就行了。
至于葉開承和凌俊勇就更簡單了,楊凱犧牲自己的體能去爭搶領滑位,而尚飛出于自身的考慮也不可能讓葉開承、凌俊勇和楊凱在領滑位匯合。
總結起來,賽場上這個看似紛亂的戰局,實際上蘇涼只要在開場的時候咬住尚飛,跟在他的身后跟滑,就已經先穩了一半
而蘇涼所處的跑道就在尚飛的右手邊,原本就有天然的優勢,以他的能力,想要做到咬住尚飛跟滑這一點,實質上并沒有什么太困難的地方。
所以說,對于蘇涼來說,他的這個起跑雖然在許多人的意料之外,達成的效果也非常讓人驚艷,實際上卻只需要蘇涼在比賽時保持足夠冷靜的頭腦,就不難做到。
只是在賽場上保持冷靜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太難。
許多在普通人看來好像這很簡單的事情,實際上難度比人們所腦補的要困難上太多。
就以短道速滑的滑行控制和過彎為例平時人們總習慣于以500米40秒這樣的速度來討論短道速滑的運動員速度成績,甚至會覺得500米的成績一旦到45秒以外就已經很慢了。
但500米45秒的速度,也已經意味著這是一個時速40公里的速度。
也就是說,冰面上的運動員將保持時速至少40公里,甚至瞬時速度能達到60公里的速度,在11112米的環形跑道上以隨時有可能和同樣車速的對手碰撞的情況下競速。
事實就是這樣,這是一項十分危險的高速游戲。
在狹窄的環形冰面跑道上,一旦沖刺到這樣的速度,對于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如何再選擇超越的時機,已經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在這樣極限的速度下,思考與放松似乎已經是一個奢侈的選項。
蘇涼真正的可怕之處也就是在于此他有著對極限速度的渴求,以及在極端興奮的情況下,反而能夠越加清醒的大腦。
冰面上
蘇涼死死卡住了第三的位置,而此刻跟在他身后的正是同為他國家隊隊友的葉開承。
葉開承明白,自己應該找機會上前和楊凱形成配合,不能讓楊凱在領滑位置上孤軍奮戰,但目前還只是前五圈的階段,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時機在這個階段的超越未必能夠對最終比賽的結果產生太過實質性的影響,可是如果不在這個階段選擇超越,接下來單圈速度越來越快,他就未必有機會能夠完成超越了。
冰面上的情勢瞬息間變化萬端,這種看似短暫的猶豫有可能失去的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