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做過專門的測算,蘇涼的這種冰面上的滑行效率,就連沐遠笙和褚睿也比不過他。
再加上蘇涼他比普通選手更加偏低的身體姿態,重心低穩定性又高,他同時又擅長利用自己的重心偏移調整內外刃減少體能的消耗,還有他過人的冰感和在冰面上超凡的蹬冰效率
蘇涼就是憑借著這些,在冰面上每每交出驚人的答卷。
而蘇涼的這些特點,在長距離和短距離的賽事上,都同樣存在,并不因為比賽距離的長短而有所偏差。
只不過蘇涼的個人身體素質更偏向長距離,華國又確實缺少長距離的天才選手,所以國家隊方面也默認讓體育媒體將蘇涼更往長距離天才選手的身份上打造。
非得要說蘇涼現在缺些什么,那么無非就還是那么兩樣充沛的體能和足夠的爆發力與力量,只是這三點,在國家隊內也已經默認,對于蘇涼來說是較難提升的,包括埃里克也反復強調,需要逐步調整控制,不要影響蘇涼身體的正常發育。
再者說,裴景和蔣一波也明白,蘇涼當前的各種內道技術和超越技術,和他適應本身的身體條件也有關系,一旦訓練不當,讓蘇涼的身體條件在短時間內出現巨大的變化,或許蘇涼屆時反而無法適應自己的身體條件變化,導致技術和身體條件無法匹配。
花滑的發育關不就是這樣嗎
其實其他項目也不是沒有發育關的問題存在,只是像短道速滑這樣的項目,選手發育過程中的這種技術力量的變化調整基本是逐步匹配適應的,而像是花滑這種的發育關,帶來的結果除了需要匹配適應不同階段的技術之外,還有發育后的身體是否還適合原項目的高難度技術需求。
總之,隊里對于蘇涼的訓練勢必不可能過分,以避免影響到蘇涼本身的身體發育等情況。
但是吧
“小蔣,你說蘇涼的這個起跑方式,真的沒有辦法調整嗎”
自從開始帶蘇涼,裴景就這個問題就已經思考了很久。
起跑方式,對于運動員來說,是日積月累,已經深入骨髓的一種本能了,調整起跑方式對于運動員們來說,其影響無疑會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直接影響到選手一整個賽季的表現和成績。
不過對于蘇涼來說,其實現階段如果調整的話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他的年紀小,即便因為調整起跑方式浪費了一個賽季,他也才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
就因為這個,裴景一直很心動,想要跟蘇涼商量調整起跑方式的事兒。
蔣一波聽到裴景的話,先是沉默了下,然后還是搖了搖頭“算了吧,還是就這樣的好。”
裴景愣了下,稍微有點冒火“你個小蔣,怎么想也不想的就直接拒絕了”
蔣一波瞥了眼身邊的裴景,道“點冰式是好,但是其實我心里對于國內一窩蜂采用點冰式起跑還是有點隱約不安的,別的不說,你看歐美的選手,他們也并不是全部采用的點冰式起跑,目前采用點冰式最多的國家還是咱們,然后還有南韓、日本這些亞洲國家。”
裴景聽著蔣一波的話,隱約有點明白他要說什么了。
果然,蔣一波道“短道速滑這個項目,確實是亞洲的強勢項目,但是歐美才是冰雪項目的大本營,isu國際滑聯嘛,你也是知道的,規則恨不得一天一變,你沒看花滑的教練組那里頭疼呢嗎傳說isu要把花滑的60打分規則改成滿分10分,這消息一出來,花滑那里的教練組簡直了,原本還有幾個選手想拼下一屆冬奧的,現在誰也說不準他們熬到下一屆冬奧的話,能不能適應到時候的新規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