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外的緊張和賽場上的緊張已經將整個比賽場館渲染出了極致緊繃的氛圍色彩。
冰面上
蘇涼暫時處于領滑位置,而石文輝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地暫時還處于第二的位置,并且他始終保持著在外道滑行的狀態,很顯然他是想要嘗試超越蘇涼的,但是每當他有嘗試超越的動作時,蘇涼也會有類似向外擺動的動作出現,讓石文輝只能被卡在蘇涼的身后,無法動彈。
而因為石文輝正處在外道的位置上,這對后方已經緩過神來的尤建來說又成了一重在蘇涼之外的阻礙。
石文輝跟蘇涼跟得很緊,讓他找不到從兩人的間隙之中鉆過去超越的機會,他只能壓下自己的速度和蘇涼石文輝拉開距離,嘗試從外道上對前方的兩人進行超越。
但是尤建壓下速度,后方卻還有沐遠笙與陳問在不論是沐遠笙還是陳問,他們也都在伺機等待超越到前方的機會。
出于這樣的目的,他們并不會穩定地保持在最內道上跟滑,許多次都嘗試著向外道上試探。
因為各自不同的思量和超越的共同目的,這讓賽場上后半段的賽道顯得擁擠了起來,尤建在察覺到后方的沐遠笙后,就始終保持著對于沐遠笙的警惕。
他知道沐遠笙的優勢在前半段,一旦到后半段,沐遠笙的體能快速流失,很難在后半段賽程形成強有力的超越。
很顯然,陳問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于是尤建和陳問兩人一前一后地盯著沐遠笙,再加上前方的蘇涼和石文輝滑行情況的穩定,賽場上短暫地進入到了穩定的對抗階段。
所有人知道,這樣的穩定滑行不會維持太久,一旦進入后半段賽程,尤建、陳問勢必會打破眼前這個局面。
不過所有人也都沒有想到,率先打破這個局面的人會是沐遠笙。
在比賽進行到第五圈時,也是所有人覺得他的體能開始下滑時,他卻反而抓住了尤建的一個空隙,在出彎時從內道完成了對尤建的超越
沐遠笙的這個超越就仿佛是一個戰爭打響的號角聲被沐遠笙超越的尤建,以及原本處于最后一位的陳問,都同一時間開始提速,準備一路超越向前。
但是沐遠笙這出乎意料的超越還是打亂了他們原本的計劃,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很明顯,沐遠笙是在為前方的蘇涼在控線護滑,他沒有超越到更前方去的意思,他就是守住了尤建和陳問超越的路線。
尤建和陳問很快明白,沐遠笙也知道自己的體能缺陷,他在最后的爭奪中并不占據優勢,可是蘇涼目前明顯處于優勢位置,
蘇涼已經憑借他的實力做到了領滑,那么沐遠笙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消耗后方尤建和陳問的體能,削減他們對蘇涼的威脅。
沐遠笙也明白,他很難完全地阻攔住尤建和陳問兩人但是只要他能夠短暫地對這兩人造成阻礙就可以了
這段對尤建、陳問阻礙的時間里,他們不斷地嘗試超越,已經是對他們體能最大的削減。
沐遠笙的判斷沒有錯,他確實很難將尤建、陳問阻攔到最后。
在第七圈時,尤建和陳問找到了機會,兩人打了一手配合,抓住了沐遠笙的一個失誤,分別從沐遠笙的內道和外道越過了他的阻攔。
比賽到了這時,終于進入到了最后的白熱化階段
最后三圈的爭奪,勝負在此一舉
而在前方,蘇涼此時并不處于第一位,而是在第五圈時將領滑的位置讓給了始終跟在他外道位置上的石文輝。
剛剛到達領滑位置的石文輝腦子有一瞬間是懵的,但是他很快明白過來蘇涼是在節約體能。
哪怕蘇涼的滑行姿態和他的技術優勢讓他可以在領滑時削減掉大量的體能消耗,但是始終保持在領滑位上的消耗仍舊是巨大的。
所以在有人可以配合的時候,交替領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石文輝和蘇涼之間明顯不是一個配合的組合唯一的解釋是,蘇涼讓出了這個領滑位,他完全有信心重新再奪回來。
石文輝也很快想明白了這一切,不過他無所謂,蘇涼想要奪就奪,他反正會盡自己的可能盡量守住這個蘇涼讓出來給他的領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