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剛剛看孫睿翔和武剛的這兩場比賽起跑,也全都吊著一口氣,生怕又莫名其妙地起跑失敗三回。
所幸這兩組的比賽在起跑階段都沒有出現什么幺蛾子,所有選手順利起跑,冰面之上的競速已經又一次展開
姜延河的1500米節奏是非常典型的南韓選手節奏,前程起速不快但會保持一定的速度,在后程所有對手體能消耗嚴重時再提速超越。
所以姜延河并沒有爭取這一組的領滑位,他甚至特別避讓開了武剛,讓武剛滑到了他前面的位次。
當然,武剛也并沒有在一開始爭奪領滑位的習慣,取得這一組領滑位的選手是來自美國的選手克里斯羅伊斯特。
這同樣是一名爆發力與力量較為強勁的選手,但是他同時也明顯在刻意地控制著自己的速度,沒有要額外消耗自己體能的意思。
而來自加拿大的伊曼紐爾搶到了第二位的跟滑位置,看起來也并沒有要和克里斯在前程爭奪領滑位額外消耗體能的意思。
相比較前一組選手相互之間對領滑位的爭奪,這一組的選手則顯得格外的克制,也格外地不好對付。
賽場旁的教練指揮席處,裴景兩手扶著防撞海綿墻的墻體,看向冰面上的視線顯得凝重而焦灼。
此時的比賽剛剛進行到第三圈,而這三圈之中,冰面上的選手相互之間的位次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
這意味著冰面上的這些選手都足夠的冷靜和克制,這些年輕的選手都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在哪里,他們盡可能地在保持著自己的優勢,冷靜地等待賽場上攪亂局面的那個人出現的時刻。
在這樣的場面上,每一個選手都要有足夠的耐心,而沒有耐心的那一個,很可能就會是這一場比賽的失敗者。
于是從第三圈到第六圈,冰面上仍舊是以美國選手克里斯為首的滑行隊伍,他們排成一列,有序地在冰面上滑行。
如果不是觀眾席上偶爾響起的加油聲,你甚至不會想起這是一場短道速滑的比賽,而以為冰面上的選手是否只是在做一次所有人排成豎排滑行的練習。
而隨著比賽的賽程逐漸進入后半段,這個仿佛只是在練習的隊伍之中,終于有人等不住了
“有人動了”
體育頻道的解說間內,廖雨薇率先開口出聲“是排在最后一位的羅馬尼亞選手丹尼爾巴丁”
“丹尼爾巴丁擺到外道,看起來是想從外道加速超越了比利時選手克萊門特布魯寧也同時來到了外道”
在連續7圈安靜的滑行之后,這場前半程堪稱無聊的比賽終于一下子來到了它的部分
兩名選手同時開始向前超越,于是原本排在第四位的南韓選手姜延河突兀地成了最后一位,而來自華國的武剛則僅僅排在他的前面一位,兩人都暫時沒有給出什么動靜。
而隨著丹尼爾與克萊門特這兩名選手的行動,原本安靜地在克里斯身后跟滑的伊曼紐爾也趁著克里斯的一個失誤,直接從內道超越到了克里斯的前方,占據了原本屬于克里斯的領滑位
整場比賽在瞬間完成了從極靜到極動的轉變。
克里斯并不甘于將自己的領滑位讓出,在下一個彎道時,他同樣抓住了伊曼紐爾的破綻,從內道超越再次拿回了自己的領滑位。
后方的丹尼爾與克萊門特也已經來到了第三位和第四位上,兩人都沒有進到最內道的意思,而是在外道上并肩滑行,顯然是在尋找超越的機會。
此時的比賽已經進入到了第九圈,武剛原本還想再蟄伏一會兒,他對于時機的把握不如蘇涼,眼前混亂的冰面賽道,他需要足夠的把握才能夠看準機會超越。
但是沒等他繼續觀察前方的混戰情況,他感受到后方有人在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