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教練之中帶著1500米單項選手的李云龍是相對來說較為輕松的一個,畢竟1500米這個單項原本對于選手的起跑方式依賴性就不是特別的強,雖然在近幾次的大賽之中,1500米距離的選手在起跑時也有過一定的起跑階段競爭,但總體而言,1500米這個距離的單項選手們還是有著較為充裕的時間可以進行起跑方式的修正。
同樣的,因為帶著蘇涼這一個唯一一個國家隊內采用非點冰式起跑方式的選手,裴景當前階段的壓力也比其他教練要小上許多。
這段時間除了為蘇涼制定新一個賽季的訓練方案之外,裴景更多的精力也投入到了幫其他教練分擔壓力上來,他目前也負責著整個國家隊內選手改換起跑方式的訓練統計工作。
“目前經過統計,咱們隊里有13的選手選擇了交叉式起跑,余下23的選手選擇了側向式起跑。”
“咱們的選手對于新的起跑方式學習上還是非常快速的,但是從學習到適應到熟練到精通,這是需要更多的訓練時間來不斷累積的。”
裴景看著手里的數據表格,向在場的教練報著如今各個選手的訓練情況和適應情況。
其實如果單純從這一些數據表格上的適應情況上來看,國家對內的這些選手對于新的訓練方式的學習和適應都還是挺快的,只不過如果再和選手們往常的訓練表現和整體的速度測試成績來進行對比的話,就能夠清晰的看出,這些選手距離對于新的起跑方式的純熟掌握還有這很長的一段距離。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在這里,而是我們暫時還不能確定交叉式起跑和側向式起跑,這兩種起跑方式究竟是哪一項會更適合我們的選手”
雖然教練組已經做好了試錯的準備,但是一旦試錯失敗,那么對于部分選手來說,將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大的。
別人不提,就說褚睿。
目前褚睿可是國內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這個單項上的第一人,他現在的年紀也正是不斷出成績的最好年紀,且不說在更換了新的起跑方式之后,褚睿是否還能夠打破他原本用點冰式起跑所創下的各項記錄,就說他需要在更換起跑方式上所消耗的時間,對于他來說都是對他職業生涯的一種損耗。
更別提這中間如果還出現交叉式起跑和側向式起跑這兩種方案的選擇錯誤
在褚睿的身后原本就有沐遠笙和蘇涼兩人在不斷追趕著,這兩年時間如果再出來一兩個能夠快速適應新的起跑方式的500米苗子,那么褚睿這個原本有機會取得更好成績更高成就的選手,有可能就直接止步于此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存在,所以國家隊的教練組們對于選手的每一種方案的選擇都是慎之又慎,可是再如何謹慎,在這樣有限的時間里,誰也不能夠說,他們做的選擇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只是教練團隊們雖然這樣憂心忡忡,但是在選手們面前,他們還是必須給出篤定的狀態和表現否則就連教練組都缺乏自信,又怎么能夠讓他們手底下的選手們感到安心呢
這段時間蘇涼雖然不必為起跑方式的調整而煩惱,但他同樣也并沒有放松。
短道速滑館中,當其他選手在進行起跑方式的調整訓練時,蘇涼在一旁,手里拿著個本子和筆,正在記錄著一些全新的數據。
二翔他們這會兒訓練剛剛結束,看到蘇涼在一旁手里不知道記著些什么也蹭了過來。
“老大不愧是老大,還是有先見之明一早就練的側向式起跑,現在也不需要考慮調整起跑方式了。”
這句話是孫睿翔這段時間的口頭禪,每當他在為新的起跑方式而感到別扭時,他就會忍不住的叨叨一兩句。
這會兒蹭到蘇涼身邊時,他也沒忍住嘀咕了一遍。
蘇涼看了一眼二翔,沒有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