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冰雪運動在國內一直屬于小眾項目,而短道速滑在國內冰雪運動里又屬于小眾流派,過去幾年,除了由國內承辦的國際賽事之外,像是挑戰賽、全國聯賽之類的賽事,經常是免票的,比賽場館就在那兒,冰迷們想進就進。
去年開始,因為20012002賽季是奧運季,前有冬奧宣傳,后有0203賽季蘇涼的崛起,短道速滑國內賽的熱度比起往年已經要高了許多。
比賽雖說不至于搶不到票,但一些觀賽視角較好的位置也確實需要提早購票了。
原本冰迷們聽說啟用了新場館,還想著新場館位置多,能夠近距離觀賽的位置也多,買票可以稍微從容一些了,結果沒想到,隔壁花滑版塊的家伙們居然就橫空出世了。
短道速滑版塊這里的冰迷們看著隔壁前來曬票的家伙們,一陣懵逼。
怎么地
好位子這就都被先搶走了
當即有還沒買票的短道速滑冰迷哀嚎了起來隔壁的,你們幾個意思買錯票了吧這是短道速滑比賽的票,不是花滑的
隔壁的花滑愛好者面帶微笑哪兒錯了我們買的就是短道速滑挑戰賽的票
說起來這些花滑愛好者也是滿心悲憤,蘇涼一個好好的花滑天才,不玩兒花滑去玩兒短道速滑了
他們這是痛心疾首啊
雖然早已經知道蘇涼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的天賦和成績,但他們也還是想親自到現場去審判一下蘇涼的比賽。
當然,如果能夠在蘇涼的跟前混個眼熟,再暗搓搓勾搭兩句,問問他能不能轉花滑,那不就更好了嗎
他們也承認這樣的小心思不太道德,可是道德有什么用繼續道德下去,然后徹底看著蘇涼向短道速滑的康莊大道啊不,是歧途上徹底回不來嗎
總之,別管是抱著怎么樣的心思,20022003賽季華國短道速滑的第一場比賽,門票的銷量就創下了一個小小的高峰,就連冬運中心的領導們都收到了這個頗讓人意外的消息。
冬季項目管理中心辦公室
“門票賣出了6成”
辦公室里,幾名班組成員互相看了看,臉上都寫著詫異這兩個字。
別看人家什么足球比賽或是演唱會門票動輒就能賣個成的位置甚至滿座兒,但那是人家的事情,就冬季項目來說,如果是國內賽,就連熱度最高的花滑項目,賣票也很難賣出這個水平。
早年更是有許多冰迷都習慣了各個協會和主辦方發贈票觀看比賽的傳統,付費購票的熱情是很低的。
像他們冬運中心就為這個賽事推廣的事情愁白了頭,想要推廣比賽,想要提高國內運動員的競賽實力,首先你就得先多辦比賽,但多辦比賽光辦不賣票,他們的資金也困難,而至于招募投資方冰雪項目的熱度就擺在這兒,熱度有限,資方的熱情也有限。
這就像是國內短道速滑熱度的現狀,包括民眾普及度等問題都在掣肘著整個項目的發展和提升。
這回的挑戰賽作為本賽季國內的第一場比賽,參賽的都是國內選手,作為主辦方,他們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甚至早早地準備好了一系列贈票,準備根據屆時的門票銷售情況,發放一些贈票到京市的體大等相關院校,幫忙充盈一下現場。
結果還沒等他們發放贈票呢,居然就收到了門票銷售成績喜人的消息。
來報告這個好消息的辦事科員笑著說“我們請售票點的工作人員做了小調查,說是這回購票的觀眾,組成部分挺有趣,其中有一部分是花滑愛好者,既往的購票習慣里并沒有短道速滑的比賽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