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這新賽季的第一場比賽中出現了尚飛受傷的意外,但整體比賽的推進仍舊是較為順利的。
當然,比賽中所呈現出的問題也不少。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點冰式被禁止之后所帶來的技改連鎖反應,夏訓期間,國家隊內對于選手的技改是較為及時和科學的,再加之有蘇涼這個案例在,不論是教練員或是國家隊的選手們,對于技改的適應性都較為良好。
但在各個省隊中,一是教練執教水平不一,一是不同的教練間各執己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交叉式起跑和側向式起跑之中猶豫徘徊,同時也由于國內長期推廣點冰式起跑,對于側向式和交叉式起跑的技術要點,如側向平行式的選手在起跑瞬間的身體旋轉角度又或者丁字式的冰刀打開角度等關鍵問題都還需要研究探索。
也是因此,在這一次的飛揚杯短道速滑京市挑戰賽中,除了國家隊的選手統一采用了側向式的起跑方式之外,余下各個省隊和俱樂部選手的起跑方式可以稱得上是五花八門,而其中正如蘇涼夏訓期中所提及的一樣,比賽中采用交叉式起跑的選手在犯規率上明顯要高于其他選手。
側向平行式的起跑憑借其較高的穩定性,在起跑犯規率上榮登倒數第一的寶座。
連續三天的挑戰賽,蘇涼以無可阻擋的姿態分別拿下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的三個單項冠軍,讓國內的體育媒體高呼蘇涼時代是否已經提前到來。
至于那些去看了比賽的花滑愛好者們,等比賽結束之后,難免又要在論壇上酸里酸氣一回。
基本上,統一的話術就是呵呵,短道速滑的家伙們,你們只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如果不是因為蘇涼的發育問題,這么好的選手能給短道速滑的人給挖走嗎
當然,更深層次的酸氣則是源于這些花滑項目的愛好者們知道,隨著蘇涼成績的持續走高,他們想要將蘇涼忽悠回花滑項目的希望也就愈加渺茫了。
雖然蘇涼拿下了挑戰賽的三個單項冠軍,但這其中摻雜的因素其實還是有些復雜的,包括并不限于技改后的首個賽季,無需技改的蘇涼與經歷過技改的選手們之間的差距等。
不過就算有這種種原因在,那句蘇涼的時代也鮮少會有人去反駁了。
在不少人的眼里,就算在成年組的賽事中蘇涼或許還缺少那種制霸的能力,但已經沒有人否認,短道速滑項目的未來,會有一個名為蘇涼的時代到來了。
國家隊內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蘇涼總覺得,從挑戰賽之后開始,這段時間,國家隊內的不少人對他的態度都有了微妙的變化。
不是變得不好,而是好得有些古怪。
而這種古怪還體現在每當遇到隔壁花滑項目的選手和教練時,短道速滑隊這里的大家都會頭一昂,從鼻子里哼出氣來,大有一種老子看不起你的架勢。
就連他爹都開始嘀嘀咕咕,跟他商量起來小涼啊,花滑那里的訓練你能兼顧得過來嗎哦對了,你對暖暖之后的訓練有沒有什么想法你覺得暖暖練花滑真的合適嗎
蘇涼最初不知道這些變化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他路過陸上訓練館,聽見了一翔一臉義憤填膺地在和林永勝幾個嗶嗶。
“我老大華國短道速滑第一天才選手就該跟花滑的那些家伙斷個干凈才對等我知道到底是哪些家伙當初在老大轉項目的時候瞎比比,看我不揍他丫的”
“說起來,也不知道老大到底是哪個俱樂部出身的,怎么這一年多了都沒人來認領過難道是因為當初他們俱樂部做事不地道,所以干脆沒敢出來認領說老大是他們俱樂部的人”
蘇涼“”
行了,破案了。
是那天他在醫療室跟尚飛的對話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