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講真的的,不說別的,看咱們小涼少爺的比賽滑行,是真的賞心悅目具體的我就不指名道姓了,實在是國內有些選手,基礎就是打得不牢靠,滑行過程中技術動作變形。你說你動作變形要是能像俄羅斯那個丹尼爾巴普洛夫一樣仍舊保持強大的速度能力的話,那我也不說啥了,可有很大一部分選手,那是自己的技術基礎又不牢靠,動作變形又影響自己的滑行
咱們小涼少爺就不一樣了,我觀察了很久,包括國家隊內的一些相關人士在采訪之類的時候給出的評價,都是說蘇涼的技術基礎打得特別牢靠,在技術扎實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在體能都快耗盡的情況下,仍舊保持技術動作的不變形。
而穩定的技術、扎實的基礎、出眾的天賦,這些都是讓蘇涼能夠在如今的比賽中施展出絕佳戰術的基本保障。
這一點,別說冰迷了,就是潛伏在論壇里的梁華生在看到之后,都不由自主地頻頻點頭。
沒錯
蘇涼就是這一點特別地好
有的天才選手吧,仗著自己的天賦好,訓練半小時能頂別人訓練兩三小時的效果,因此就疏忽了自己的訓練。
殊不知全世界那么多的天才呢
就不說別的了,實際上能夠到被選入國家隊的程度,這都已經是超越了全國范圍內不知道多少人的天賦程度了。
可天賦歸天賦,你不好好訓練,那就是業精于勤荒于嬉。
別人天賦程度或許不如你好,但人家夠勤快啊,你一天訓練一兩個小時,人家咬牙切齒地一天埋頭訓練八九個小時別說什么科學訓練勞逸結合了,國家隊的教練組也不是沒遠見的,真能把你練到殘。
總之人家用勤奮來彌補天賦上的一點缺失,如果是一個懶惰的天才,那你真能比那些人最終要強嗎
反正別的不說,就看南韓那些小棒子們吧。
作為短道速滑隊的兄弟項目,梁華生當初可是聽隔壁林國斌談過不少南韓兇殘至極的訓練和篩選方式的。
那些小棒子才是真的把人往死里練,根本不管你的身體能不能承受,不管你被嚴重壓榨之后運動生涯能保持多久。
可就那些小棒子吧,還真就是硬憑著這種死腦子的訓練方式,練出了一代代成績穩定而且技術一流的選手。
而如今的蘇涼,則是一個在訓練上投入認真全力以赴,將技術上鉆研精煉到讓人無話可談的選手。
每每想到這里,梁華生都會想起蘇涼在花滑這個項目上的滑行能力那種在花滑冰迷們嚴重如腳踩黃油般絲滑的滑行感受,除了天賦之外,毫無疑問也是通過經年苦練才能夠得以練成的。
花滑這個項目講究的就是童子功,沒有從小到大的辛苦訓練,就不可能有后來冰面上的精彩綻放。
只要想想蘇涼在轉項目多時并且身體已經開始進入發育關的情況下,還能憑借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從而在華國杯的ga秀上給出那種程度的精彩表演,從這就能知道,蘇涼當年打下的基礎有多么地扎實牢靠。
而花滑的滑行訓練枯燥,難道短道速滑的滑行訓練還能不枯燥
都是一樣的道理,他蘇涼能在花滑項目上扎根苦練出那樣的堅實基礎,在轉項目到他更鐘情的短道速滑項目后,就沒道理還會反而變得懶惰。
人人都說蘇涼是短道速滑的天降紫微星,但這顆紫微星也必然是在萬般的磨礪之下,才能成長到如今的。
這般感慨之下,梁華生也手指飛速在鍵盤上敲擊,然后在樓中回復了自己的想法,而在他的回復發出之后,也迅速地得到了絕大部分冰迷的同意。
可不是嗎
看蘇涼滑行的那種賞心悅目和超低重心狀態下仍舊能夠保持舒展的肢體,光看這些就能知道,蘇涼究竟為此要付出多少的辛勤訓練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技術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