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或許吧這一屆世錦賽一共有52名男性選手參賽,這些選手里可沒有任何一個會是世界杯上可能會出現的水貨他有沒有能力取勝,該問的是這些參賽選手和蘇涼自己不是嗎”
在華國隊下榻的酒店中,領隊張棟成每天會翻看大量的各國選手的相關訊息,也會請劉耀武的記者團隊幫忙一起搜集當前的一些輿論信息。
當然,這些輿論信息并不是搜集之后用于刺激選手的,主要還是從中分析看看有沒有需要高度關注、重視的對手,同時如果遇到惡意的媒體,也會跟國家隊里的選手們先通個氣,讓大家伙兒不要被媒體輿論影響到。
“又是討論咱們小涼的啊”
張棟成在看完采訪內容后,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的位置,這兩天他看的資料太多,這會兒眼睛發脹有些難受。
“咱們運動員房間的電視能看到這些東西嗎”
這么問了句之后,張棟成又擺了擺手“行了,褚睿他們幾個都是老將了,這些東西影響不到他們。”
至于蘇涼
想到蘇涼,張棟成笑了笑,就電視上的這些評價,還不如蘇涼在國家隊內跟教練組開會評價自己時的用詞來得冷酷無情呢
沒錯,華國國家隊的教練組時不時會組織運動員和教練組一起開會討論,開會的時候就是所有人一起對著選手比賽的錄像帶進行復盤。
對于其他選手,這種復盤的時刻基本就是教練組在分析討論,偶爾讓選手自己來提一提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大約只有褚睿他們這些老將,在看多了比賽之后,才能夠在復盤的時候和教練組之間有比較成熟的溝通。
可輪到蘇涼的時候,那可就不一樣了自從國家隊的教練組發現蘇涼的復盤能力后,每一次蘇涼的復盤會議都是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到得最齊全的時候,到場的教練人手一個筆記本,在蘇涼開始復盤之后,幾乎個個都下筆如有神,刷刷刷地開始記錄蘇涼自己給自己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張棟成也不知道蘇涼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蘇涼復盤點評的視角確實是很多教練都沒有考慮過的角度,哪怕是對著他自己在賽場上已經非常完美的表現,他還是能夠吹毛求疵地提出一些更好的切入點。
就比如他始終對于自己的體能感到不太滿意。
在蘇涼的分析體系中,他將短道速滑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拆分成了幾個不同的競技能力子要素,而以他個人的說法,他是將體能這個要素放在首位的。
當時知道蘇涼這樣的劃分方式和排序后,不少國家隊的教練都感到很驚奇。
因為蘇涼是國家隊內可以說是唯一且最典型的戰術型選手,教練組原以為他的這個競技能力子要素的拆分表中會將技戰術以及技戰術的執行能力放在首位,結果沒想到蘇涼竟然是將體能這個在許多人看來都過分簡單的要素放在了這個拆分表格中的最頂層。
但蘇涼當時面對教練組的疑惑,他的回答非常冷靜且直接“技戰術以及戰術執行能力當然重要,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具備足夠體能的基礎上的。”
“沒有體能,再好的技戰術都發揮不出來,沒有體能,一切的戰術都只是空中樓閣。”
這句話,讓當時與會的張棟成記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