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鳴曲瘋狂由法國作曲家斯圖爾特賽德西亞斯創作于1802年。
彼時斯圖爾特因為遭受病痛的折磨終日酗酒以求緩解痛苦,彼時斯圖爾特摯愛的親人,從小撫養他成人的祖父母亡故,他最親密的愛人與他最好的朋友也背叛他而去,留下他獨自一人支撐著病體面對家中高昂的債務。
那是斯圖爾特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似乎全世界都背叛了他,他最親愛的親人也拋棄了他,留在他生命中的只剩下痛苦、煎熬與謾罵。
前半生絢麗多彩的人生在這一刻驟變,他從人人追捧的天才音樂家變成了一個只會酗酒爛醉的病癆鬼。
在這一刻,生命還有什么意義存在呢
就在斯圖爾特內心崩塌準備走上自殺絕路時,他在路邊聽到了有馬路音樂家在街邊演奏那首當初由他創作并令他成名的彌撒曲。
生命的光輝似乎從那一刻撕破黑暗照耀到了他的身上,讓他感受到自己來到人世間還有自己存在的使命那就是將美麗的音樂帶到人間。
那一刻,他停住了去往河邊自殺的腳步,各種狂亂的音符涌入他的腦海,他轉身狂奔回家,用鵝毛筆記錄下了一張又一張旁人看不懂的音符,就是這些音符記錄了他這一段渾渾噩噩的痛苦沉淪生涯,也正是這一段段記述了他痛苦生命的樂曲,讓他從那個落魄的病癆鬼重新成為了貴族們眼中有著痛苦過往但仍舊被音樂之神親吻過的脆弱天才。
這就是奏鳴曲瘋狂誕生的故事。
作為一首將斯圖爾特賽德西亞斯從地獄泥沼中救出人間的世界級名曲,其中所蘊藏的豐沛情感與其痛苦瘋狂的人生經歷交錯令每一位聽眾都忍不住地為之激蕩。
當時的法國樂評人克萊門特胡托稱這首奏鳴曲擁有魔鬼般的力量,它仿佛將痛苦真實地化作音符在你的耳邊吟誦,戲劇般的吟誦體將斯圖爾特的悲傷完美地呈現在了我們的耳邊,你仿佛親自置身在那場痛苦的經歷中,不見光明。
因為這段故事,也因為奏鳴曲瘋狂本身的音樂特質非常適用于藝術表達,因此奏鳴曲瘋狂在很早之前就被搬到了花樣滑冰的藝術舞臺上。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即便蘇涼選擇了這首奏鳴曲作為表演滑的曲目,冰迷們也不會驚訝。
但是正是因為奏鳴曲瘋狂的特殊情感表達,當它作為花滑節目的音樂選段時,編舞老師和編曲老師往往會選擇其中情緒變化最為激烈的第四樂章終曲作為bg,而奏鳴曲瘋狂其第四樂章速度、節拍變化頻繁,情緒起伏極端,在選手的演繹難度上就更加了一層樓。
不僅如此,正因為奏鳴曲瘋狂的第四樂章是斯圖爾特情緒迸發最激烈的篇章,因此采用奏鳴曲瘋狂作為參賽節目曲目的選手通常會在奏鳴曲瘋狂的第四樂章情緒迸發最激烈的部分編排以高難度的跳躍、連跳和高難度的旋轉作為情緒抒發的宣泄點。
也因此,奏鳴曲瘋狂在花樣滑冰的選手和冰迷們之中還有另外一個別稱魔鬼樂章。
它通常會被公認技術出眾的花滑選手用來作為自身炫技式編排的曲目,也被成為花滑技術之巔專用曲。
在這次的表演滑節目單正式公布之前,人們做過各種各樣的預想,但是沒有想到蘇涼給出的會是這樣的一個選擇。
這一瞬間,全世界的冰迷都炸了。
我的天,奏鳴曲瘋狂
為什么會是奏鳴曲瘋狂這一次奪得男單亞軍的伊爾法特薩德耶夫的自由滑曲目就是奏鳴曲瘋狂吧
說實話,有點不敢看了,蘇涼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曲目作為他的表演滑用曲伊爾法特在這一次的奏鳴曲瘋狂中一共采用了2個4s和1個4t2t的連跳,總計3個四周跳,在采用新的計分方式之后,伊爾法特應該是目前為止首個完成3個四周跳的選手蘇和伊爾法特同時采用了奏鳴曲瘋狂我是真的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