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是其中呼聲比較高的,雖然本人只是初級制卡師,且第一次參加冬季校園賽,但在初賽中的表現頗為搶眼,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只要她能持續穩定發揮,哪怕沒能進入決賽,也會有家族或者公司朝她伸出橄欖枝,邀請她為自己效力。
這也是為什么學生只要符合條件就會報名,且會在比賽中用盡全力的原因,只要能被大公司看上,就等于前途已定,能在邊域星過上穩定舒適的日子,再也不用被生活毒打。
賽場內,20名選手站在臺子上,一邊聽著主持人在那慷慨激昂的說著介紹語,一邊接受著觀眾席上傳來的掌聲和歡呼。
“現在,我來宣布本次復賽的比賽規則所有選手要在5小時內盡可能多的完成任務、累計積分,當比賽結束時,積分最高的前8名將進入準決賽,進入下一輪的角逐。”
隨著主持人的話音,大屏幕上一下子密密麻麻多出了許多卡牌,上面分別寫著“1、2、3、5、10”的數字。
“每張卡牌代表1個任務,每個任務按照難度給出不同的分值,參賽選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自由選擇卡牌,但是請注意,每個人只有1次放棄的機會,請各位選手謹慎選擇。”
聽到這里,林希大致明白了本場比賽的難點有清晰的自我認知能力。
選低分肯定保險,但你累死累活繪制了5張1分的,還不如人家繪制1張5分的。
如果選高分值的,又有可能是自己完不成的類型,到時候只能用掉唯一的棄權機會,之后的每個選擇都要慎之又慎,就非常的搞人心態。
然而限制棄權數量又是必須的,不然人人都去接高分,然后放棄,抱著“我得不到這個分,你們也別得”的心態,比賽就會變成課堂練習,大家都在做低分卡牌,過程毫無觀賞性,會被觀眾喊“退票”的。
“現在,請各位選手前往各自的制卡艙,檢查各自的制卡用品,比賽將在10分鐘后正式開始從本場比賽開始,開放所有限制,不管是改卡還是自創卡牌都可以,請大家盡情發揮吧”
話音落下,大屏幕上出現倒計時提示,選手們紛紛離開臺子前往各自的制卡艙。
林希本次的編號是1,最前面的那個制卡艙就是她的位置。
進入之后,林希先對著攝像頭笑著擺擺手,之后才認真地檢查起待會要用的制卡用具。
因為不知道卡師會在5小時內繪制多少張卡牌,所以本次比賽的用具比起初賽而言多了許多,光是青銅空白卡就有一整盒,月光墨水更是直接放了10瓶在儲物架上。
制卡筆倒是跟之前一樣只有3支,畢竟這玩意兒又不是消耗品,有備用的就行,犯不上放一堆。
檢查完畢,確認自己這邊沒問題后,林希開始觀察屏幕上的卡牌,按照主持人說的,開場時會放出100個任務給他們選,等所有人都選完1個任務后,會有新任務補充進來。
開場時的分值分布是按照比例的,分值小的多,分值大的少,之后補充進來的任務則是隨機,可能一口氣全是分值小的,也可能全是分值高的。
所以比賽既需要實力,也需要運氣,卡牌池是面向所有選手的,稍不注意就會被別人搶走自己看中的任務,如果池內還有同等分值的卡牌還好,如果沒有,要么干等刷新,要么就得改變策略。
林希想從中間入手,選個5分的,如果自己能搞定,就再嘗試10分的,如果不行,那就果斷放棄,然后規規矩矩搶低分卡牌,反正她對自己繪制卡牌的手速有信心,大不了就以數量取勝。
思忖間,10分鐘轉瞬即逝,隨著“滴”的提示聲,屏幕上原本處于鎖定狀態的卡牌全部解鎖,等待著選手們去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