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前輩才要上去呢,排在后面那倆年輕的又不樂意了。
因為他們是一男一女嘛,一起拜的話,怕炒作戀情。
可分開拜的話,誰先誰后呢
導演助理去協調,就說“哥哥先吧。”劇里兒子大一點嘛,這么分長幼總行吧。
結果女演員那邊不高興,“還女士優先呢”
這不是扛上了嗎
桐桐“”所以,爭執的點在哪呀幾百人的劇組,等著干活呢。真是祖宗啊
她直接走過去,左手拉一個,右手拉一個,“走吧我站你倆中間,你倆一起拜,這沒關系吧”
然后桐桐真站中間,兩人去拜了。
跟這種人搭戲,那真是誰搭誰知道。可接了人家的活了,硬著頭皮都要做完的。
這一茬算是過去了吧,誰知道要正式開拍了,早起劇組通知的是七點半到,做妝造之后,差不多就九點了。年代劇的妝造比古裝容易些,因著是第一次做還不熟練,所以才這么費時間。
桐桐七點三十分準點到,早到了怕人家工作人員準備的不充分,鬧的人家手忙腳亂的;晚到就算是遲到只能卡著時間,七點半就是七點半。
趕八點半,差不多三十多歲的,齊耳短發造型的女主李慧心就打扮好了。臉上得有一些細紋,皮膚得粗糙,得點上一點雀斑,得叫整個人干凈、利落、樸素到混在人群里找不見。
就是這么一個形象。
她還專門自拍了一張發給四爺怎么樣
四爺還給提意見,“牙太白了,顏色稍微暗一點。你的眼睛太靈動了,得注意了”
明白
找化妝老師把牙齒再處理了一下,又去外面,跟導演商量,“衣服太新了,還是得給處理的臟一點。尤其事袖口、領子、褲腿、膝蓋、屁股后面還有這鞋和布襪”
只要演員不嫌妝造丑,劇組是高度配合的。
導演心里過意不去,還專門給弄了個帳篷,作為桐桐單獨休息的地方。
一群人圍著處理這些,收拾好,九點過了幾分鐘,說開動就能開動了。
三十多歲的李慧欣,有個十六的兒子,十五歲的女兒。還養著三個戰爭孤兒,收養的這三個孩子這會子年紀還小,大的才十歲,小的才五六歲。
小演員也都收拾好了,在一邊玩著呢。
第一場就是演的母親送兒子上學的戲,此時,兒子該穿著半舊的軍裝,背著半舊的帆布包的。然后母親該往兒子的包里塞上煮好的雞蛋,而作為大哥哥的兒子,舍不得吃這些雞蛋。他剝了一個雞蛋,塞到大妹妹的嘴里,剩下的留給更小的弟弟妹妹。
這場戲其實不難,桐桐有條不紊的拾掇,嘴上絮絮叨叨的,如每一個送孩子出門的媽媽一樣,叮囑著這樣那樣的話。
導演在鏡頭里看著李慧心,她細心的將雞蛋外面的水擦干凈,然后從褲兜里掏出個東西。
這一看,導演心里贊了一聲。這里該是有道具的,有錢,有手絹母親該是把手絹用來給孩子包了雞蛋,然后臨走再把錢塞到兒子的口袋里。
結果林雨桐沒那么處理,她自己準備的時候,將錢包在了手帕里,更細節了。
她之前找自己商量,怕是要商量這些細節的。自己叫她自己發揮,她便這么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