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扶搖11
真蠢
四爺坐在考場不停的運氣,這種笨蛋真不想承認他跟爺有關系。
考卷能送到考場里,這就證明先帝給而今這位小皇帝留了可靠的人手。
可而今呢,你把你的底牌一把給掀出來了。叫天下的官員都給看清楚了你要知道,未知才會叫人畏懼。你可真能耐,為了一次吏部甄選,拿這些人手換吃虧占便宜的,你算不明白嗎
就問你能知道這次選的人里有多少是可用的有多少是可以被你所用的況且,選出來的這些人便是心向著你,可能力呢能比得上你父親精挑細選的人嗎再則,人心難測呀你怎知這些人會效忠你這些人的忠心程度比的上你手里那些托孤之臣嗎
以確定的人手去換取不確定的人手,蠢死算了。
這種動輒就同歸于盡的打法,真就是桐桐的打法。但是,小子,你得有你祖奶奶的本事她敢拼,那是她能全身而退;你沒那一身硬功夫,卻學硬辦法,真是蠢的不忍直視了。
可這孫子出的考題該怎么答呢
所以說這孫子是真孫子呢,對別人而言,很簡單。
對自己而言,金鎮北的兒子卻偏走文人的路子,便是過了考試,對方在自己的任命上都會下絆子,絕不會叫倆父子一文一武發展勢力,這已然是一重難了。
而今你這些問題問的,我明著支持你,就相當于反對金鎮北。反對金鎮北就是反對軍機。反對軍機了,武將集團就徹底跟我割裂了。我走文官的路子已經是重重困難,再被武官集團排斥,這種情況下,我怎么暗中幫你
可我現在要明著反對你,這就更不對了文官那些人還不得以我的考卷為借口,朝金鎮北發難。好似金鎮北明兒就能造反一樣。
怎么辦呢左也不對,右也不對。
我果然是坑過我的先人,現在輪到子孫后代坑我這個先人了。
要么說因果輪回,報應不爽呢。
是啊桐桐心里難受了一瞬,可回過頭真答題的時候,就覺得比較坑了。這玩意真不是沖動就可以的這個時候態度越是鮮明,越是有助于通過此次的考試。可從長遠來說,鮮明的態度就意味著回旋的余地小。
所以,這特別考驗功力。當然了,想的少的人反而好答。你看你所求是什么你要是背后沒那么強大的靠山,寄希望于這次過考,那只管往小皇帝的心坎里去說。此次吏部甄選,名額一定會向小皇帝傾斜的。
吏部年年都會甄選,有些覺得此次支持皇帝會影響家族或是影響個人長遠發展的,那就會站在反對小皇帝的這一面。人家這次可能錯過了甄選,但明年入選,一定會被重用。
其實,小皇帝想選的就是這些背后沒靠山的人。皇家書院出來的都是官宦子弟,但官辦的學堂里,大部分可都是寒門。
自己現在的處境就是這樣,旗幟鮮明的支持小皇帝,這無疑是給自己戴上了鐐銬。可要是沒一點支持的態度,又無法叫小皇帝信任。
當然了,信任這種東西別想了,能叫他信你在幫他,這都有點奢求呢。
反正就是,你在幫他,他都得懷疑你有目的。
這事辦的就很孫子
那怎么辦呢報應來了唄。
該考還得考,該答還得答。而今只能秉持一點實事求是,講實話。
就比如說革新,哪種革新是好的哪種革新是不好的革新的過程從來不是一蹴而蹴的,而革新的開始也不是從先帝死的那個時候才開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就是在不停的試錯中找到正確的方法,才一路向前的。
所以,糾結這個沒有用,也大可不必。問題在于發現問題之后,怎么去解決問題。
我們對事不對人,聚焦問題本身,而不是把問題引向朝局,引向官員集團或是個人。因為到了如今,沒有這個人還有那個人。沒有這一撮子人,還有那一撮子人。這要是解決了人就能解決問題,事情反倒是簡單了。
把有問題的人全給干掉,不就完了嗎
可事不是那么個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