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扶搖37
雪下了一天便停下來了,第二天一早桐桐便帶著五十人出城。
李副將問說“要找誰哪里有妖僧您有什么消息”
桐桐問李副將,“你以前跟著金軍帥,在盛京呆了很多年吧。”
也沒很多,從十五歲,到二十三,不到十年。
“盛京周圍三十里內,有什么青壯多的寨子。”
啊
“沒有嗎”桐桐看他,“你仔細想想,三十里內,最遠不超過五十里。應該不難找盛京周圍都是農田,多以農耕為主。而這個寨子青壯經常外出不顯山不漏水,出入有正常的理由”
這還真把李副將給問住了,“有這么個地方嗎”
后面跟著的一個兄弟喊“有啊,您忘了陳記商號”
“哦”李副將忙道,“是有個陳記商號,那不是個寨子,人家那是個外遷來的村子。一個村的都姓陳,原是南邊沿海的,本是做海貿的,后來得罪了什么人,生意做不成了。干脆全族遷來了,買了個山頭,扎根落戶。
后來,有好些同鄉同族之人,又從南邊來投奔。他們是生意人家,海貿不做了,開始在草原上做生意,游商。這個生意保險,不怕風浪投奔來的青壯挺多的。草原大呀,他們也有好幾條路線,一出去就是好幾個月也怕馬匪,出去做生意的人,說是伙計也行,說是看貨的鏢師也行。”
“距離盛京多遠”
“不到四十里吧。”
“沒那么遠,自從河上建了橋之后,來盛京近便多了,二十七八里就到了。”
李副將點頭,“嗯大概齊就是這么遠。”不過,“您問這個做什么”
桐桐就又問“這陳家能在這邊扎根是不是背后也有些關系呀”
“這倒是據說陳家的女兒生的貌美,給巡撫大人的小舅子做了外室了。”李副將說完,愣住了,“您到底是要問什么”
桐桐看他,“哪個方向,該朝哪邊走”
李副將朝西指了指,“那邊。”
走
不大一山頭,就在眼前。
李副將納悶,“您到底要干什么,總得給咱交個底吧。”
我能跟你說實話嗎桐桐看了看,就道,“他們常年在草原上走動,哪里有妖僧,他們心里有數。不管那些扇動鬧事的僧人是不是咱們要找的妖僧,但總歸他們是跟妖僧有接觸的人吧。看看他們有沒有線索吧。”
李副將“”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前后邏輯不對呀你是先用距離圈出范圍,然后鎖定陳家。并不是先知道陳家,然后打聽陳家在什么地方。
所以,這位林大人還是沒說實話。
他跟兄弟們使眼色都小心點,謹慎點,我也不懂這位林大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陳家莊修的格外氣派,才一到山下,便有人從邊上的小屋子里出來了“哪里的客人呀是走親還是訪友。”
桐桐就道“官府查案,知道陳家常年在草原走動,來打聽點消息。不知道家主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