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扶搖44
此案轟動,避免夜長夢多,刑部主張不拖延,一切從速。
這一日,六部街被圍堵的嚴嚴實實的,都想聽聽這個熱鬧。
刑部的大堂從來沒有過的擁擠,又因著帝王親臨,每個人進出的人都必須檢查一遍,看看身上有沒有攜帶利器。
桐桐走完了一套流程,這才順利的進了刑部。
犯人天不亮就被押解來了,只等著開審。
大殿的外圍,桌椅擺成大弧形,粗略的掃了一眼,怎么也得容納兩百人。中間有一條過道,過道分兩院,一邊穿著綾羅,年紀都在花甲之上的才是參政,他們都是致仕的官員,且一生未曾犯錯,都住在京城。另一邊的人員看起來就雜了,有珠光寶氣的商人,有賬房先生一樣的人,也有佝僂著身子衣裳帶著補丁坐立不安的人。有滿身書卷氣的讀書人,也有誰家的婦人滿臉好奇的張望。這些是問政院隨機點出來的人吧。
這些人桌椅的前面,間隔的柱子上都用紅綢綁了一道又一道,他們是不能過這一條線的。坐在這里的人只能聽,不能發言。
而紅綢的這邊,也有一圈桌椅,這是陪審用的。相關的衙門和協助的官員就坐在這些區域。其中就有四爺,四爺坐在工部的位置上,桌上擺著不少東西,應該是案子中就需要的。
這樣別說他們了,誰跟誰都別交頭接耳。
齊渭看見桐桐也只微微點頭,都保持這極其嚴肅的表情。
緊跟著,三閣的閣臣都到了,他們的位置在刑部主審位置的兩側。主審位置稍微偏移一點點,正中間的位置是皇帝的。
桐桐掃視了一圈之后,再跟四爺對視了一眼,兩人就有些五味雜陳。
其實,有些事不全賴后人
等外面唱名陛下駕到的時候,所有人都站起身來,躬身迎駕。
小皇帝一腳踏進來,所有人都喊萬歲,他才說了一聲免禮,就聽到人群里有哽咽之聲。桐桐也扭臉去看,就見問政院幾個老者早已經淚流滿面,此時,對著小皇帝的方向哭的哽咽難言。
小皇帝“老人家,可是有什么委屈”
其中一身穿補丁的老者用袖子擦淚“草民三十年前見過先帝,先帝垂詢民事可好些年不見帝王問政了,草民草民們憂心君王”
小皇帝的視線落在問政院的一百人身上,他們大多數看過來的視線都是真摯的。
其他人看見帝王,斟酌的是權利。
只有這些其實什么都沒有的人,看向他的眼神如此的坦誠沒有想從他的身上獲取什么,也沒有想要算計他什么,只是告訴他,因為久不問政,他們不免擔心他。
不知道怎么的了,他的鼻子一酸,眼圈一下子就紅了。他一步一步的走過去,走到這些人跟前,伸開雙臂轉著圈好叫他們看清楚他“瞧朕一切都好。勞你們記掛,朕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