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當然是越精簡越好,只上層就這么多人,只顧著各自利益了,形成不了合力。這是絕對不行的
新閣六人,加上小皇帝,一共七人。
這七人統領天下一切政事軍事,這是而今最優的辦法了。
以前呢,像是三群羊,他們各有各的圏,彼此割裂。打架的打架,圍觀的圍觀。以后嘛,把頭羊拴在一個圏里,時間久了,他們的利益就一致了。這種敵對的情況自然就好了
這不僅能把現在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也能順勢把小皇帝推到權利的中心。他可以不表態,但誰也不能忽略他這個存在。
齊渭在腦子里琢磨,“你們希望家父出頭,主動提此事。”
“此為功也是最好的證明清白的辦法。”桐桐就接過了話頭,“我相信,金軍帥也會主動提的。”
齊渭起身在書房里踱步,“這其實是撬動了朝廷現有的格局”
桐桐就嘆了一聲,“齊兄,父是父,子是子,我與我父不同,金大人與金軍帥不同,我們都有我們自己的主張。齊兄你與齊閣老始終一致么若是如此,那父父子子我便也不知道該跟齊兄說什么了。”
“父父子子,錯了嗎”
“父父子子,沒錯你覺得父父子子說的是子需得從父,可在我看來,父父子子說的是,父親有父親的責任,做兒子的有做的兒子的責任。同理,君君臣臣,說的又何嘗不是君有君責,臣有臣責。在家里,你履行做兒子的義務,此為父子之義;在朝堂,你為臣子,該盡臣責,此為君臣之義。你為君盡忠,為國效力,為民謀利,此等子,必能榮耀祖宗親族,哪里矛盾了”
齊渭“”換言之,她在指責自家父子食君祿卻不忠王事。
這不是生氣不生氣的事,眼下這個事必須做決定。金鎮北若是提了,常青蓮必然會提。一旦有人起頭,父親若是晚了,才真的沒有機會了。
表態這個事,很重要。
自己身后有父親、林叔珩身后連著常青蓮,金司曄身后連著金鎮北,這是三個人。
若是從監察閣中取兩人組建新閣,這證明對監察閣的看重。如此的結果就是,監察閣五人都會支持組建新閣。
三閣加起來十五人,支持新閣的三人加五人,這就是八人,過半了
過半了,此事便可行了。
今兒要是自己不答應,他們去說服任何一個軍機或是內閣,事都可行。提前告知自己,倒是賣了自己面子了。
因此,對方的話不好聽也得受了。
他拱手朝兩人告辭,“家父那里,我去提。”
“此事當從速。”
當然
將齊渭送走,兩人得分頭走了。四爺得回金家找金鎮北,桐桐得找常青蓮。這件事出的突然,而今只能順勢而為。
常青蓮這邊晚飯才擺好,桐桐就到了。
今晚上在這邊吃飯的不止桐桐,還有羅君如和顧玉娘。
常青蓮見又來一個,哈哈就笑,“叔珩,來坐,一起用些。”
桐桐便坐過去了,一個燉鍋在小泥爐上放著,鍋里咕嘟咕嘟的,有股子清淡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