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里,議事閣大開,長案幾四四方方,而今三面都坐著五個人,只小皇帝一個人坐著一面,面北朝南的。
三人進來的時候,里面靜悄悄的。小皇帝眼睛咕嚕嚕的轉,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等三人見禮,小皇帝一擺手,鼓著包子臉一笑,嘴角的飯窩窩若隱若現“你們來了聽說新閣的倡議是你們三人提出來的,那朕就想著,不若你們來做新閣行走吧。”
桐桐“”新閣行走,這就是一個沒有定額的官職。游走在新閣臣之間,是相當特殊的存在。
四爺沒急著反駁,他要做的事沒有上面這些一力支持,還真就辦不到。
齊渭見兩人都不說話,這才問說,“敢問陛下,新閣人選定了嗎”
小皇帝就笑,“定了呀你父親就在其列。”
齊渭有些意外,他以為父親這次的事,哪怕是主動提新閣之事,算是立功,可到底是惹人非議。能在新閣建立之后,占據內閣首輔之位就不錯了。卻沒想到,還是將父親給簡拔上來了。
他忙道“陛下信重,臣感激不盡。只是父子同閣,似有不妥。”
“父子同閣”小皇帝說著就指了指金鎮北和金司曄,“又是一對父子愛卿家真是叫人羨慕,都是后繼有人呀。”完了又看常青蓮,“哎喲,常閣老,瞧朕這記性。林伯爺是您的愛徒”
他好似有些沉吟,“這樣,齊大人和金大人與諸位不相干,是朕留在新閣替朕來往通傳事務的,若有要事,請這二人來回溝通。而林大人呢,就留在新閣聽差遣吧。”也該熟悉熟悉新閣是如何運作的。
“遵旨”
三人接了旨意,小皇帝起身了,“新閣初立,一切章程需得重新商議。諸位議吧,章程定了之后呈送給朕便是了。”
“臣等遵旨。”
然后小皇帝真的走了,關于章程制定的事,具體的要求一句沒提。
桐桐瞥向那個歡脫的背影,嘴角忍不住翹起這個孩子真的很聰明他在用他的法子,小心的觀察著發展趨勢。他也明白,他現在最難。進不得,更退不得。這個尺度,他拿捏的很巧妙。
陛下走了,沒入新閣的閣臣也陸陸續續起身,告辭了。他們這會子還沒反應過來呢,尤其是在內閣和軍機中沒被選入的幾個,他們更懵。事先一點消息都沒聽到,很突然的,就來了這么一下子。
八票對七票,事成了。
而發出這個提議的竟是這三個年輕人。
很好這幾個出去的時候對著這三個笑了笑,那笑不達眼底,皮笑肉不笑的。顯見的,把人給得罪了。
剩下的都有誰呢
除了熟悉的齊文超、金鎮北、常青蓮之外,還有以前也是軍機大臣的陸玄。另外兩個是監察閣臣出身,一個叫曹南院,一個叫趙遷。
六個新閣成員,三個新閣行走。六個坐著的,三個站著的。然后九個人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這么相互對視,而后又都沉默著。
金鎮北看向兒子的方向說的容易,現在呢該怎么辦章程怎么定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當真是難。
而今就問,制定章程的主旨是什么,凸顯皇權呢還是不凸顯皇權呢凸顯皇權之害在以后,不凸顯皇權之害馬上就能見到。
一個個的,多能耐呀就你們能耐,顯擺能耐的結果往往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腳
他娘的,老子過的好好的,你個熊孩子非得搬起石頭,這下好了,砸的是你老子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