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接過去打開,這又是一份倡議書。
自從自己用了一次倡議書之后,這玩意成了一個誰逮住都能用的東西了。
這份倡議書倡議什么呢倡議官員得先有德。
德這個東西,對吧是一把尺子。比如說,官員養外室,這就失德;再比如說,官員不尊師重道,忤逆師長,這也叫失德。
常閣老這個倡議對嗎對的道理上肯定是站得住腳的。
所以說,她能做到閣老呢。手段很高明這分明就是對羅君如不滿,當然了,不尊師重道,忤逆師長的還有自己。
所以,叫一個閣老用手里的權利去收拾弟子,太掉價了。幾個毛丫頭,順手的事站的高,看的遠,抬手就是颶風,尾風只這么捎帶的掃一下,就夠你們這些不聽話的受的了。
桐桐就笑了,拿著這個倡議書反復的看。
秦敏繼續喝她的,“您還笑呢我覺得常閣老不止是沖著羅大人,也沖著您來的。”
“我跟她不睦,這是私下的事并沒有將翻臉鬧到明面上。她想隔空抽我,我不在意這一巴掌,她能奈何拋開這些成見,你只說她的倡議有沒有道理應該不應該”
自然是有道理,也是應該。
“對嘛這就行了。德,得重,不管什么時候。”桐桐坐回去,“但是,德這個東西,標準是什么呢這個卻有待商榷。還是像以前一樣,父母之命忤逆不得不對吧愚孝愚忠都不該提倡,圣人也不提倡,對吧天地君親師,師尚在親之后。那對親長不能愚孝,對師長難道得愚孝么這個理是得辨一辨的。”
辨一辨怎么辯
桐桐開始研墨,她寫了一篇文章,署名就是自己的名字。然后等干了之后反復看了幾遍,就提給秦敏,“替我跑一趟,找顧玉娘顧大人,問問這篇文章能不能發表。”
秦敏收了,轉身就走。
顧玉娘都要下衙了,就見到了秦敏。一說來意,顧玉娘就先要文章,“我看看。”
這一看之下,顧玉娘倒吸一口氣,這是要打起來呀。她低聲道“今兒肯定排不上了,你回去告訴伯爺,后天一定能上。但是,明天我等她一天,若是要反悔,我隨時將文章抽回來。”
好我這就去回話。
顧玉娘等了一天都沒等到林叔珩抽回這篇文章,于是,在隔了一天只有,這篇署名為林叔珩的文章,就見著報端了。
常青蓮早起的習慣,一邊用早飯,一邊看報紙。
她坐過去的時候,今兒的報紙已經放在桌上了。她一手端著豆漿碗,一邊翻著文章。最醒目的位置依舊是關于倡議書的。有很多人對倡議書深入解讀,都覺得這是值得提倡的。
她掃了兩眼,也沒太在意。翻了一個面,背面這篇文章的標題是管仲仁乎
怎么談起了管仲這又是哪個書呆子要引經據典,對朝廷如今的賦稅指指點點么
她往作者那里掃了一眼,署名林叔珩。
常青蓮當時就放下手里的碗,一字一句的讀起來。讀完之后,她閉眼拂手一掃,豆漿碗直接被掃下了桌子,瞬間摔的粉碎,沒喝完的豆漿撒了一地,飛濺的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