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輕點”
“疼夾著我頭發了”
“太沉了,要是戴上幾個時辰,我這脖子都得壓斷了”
沈青葉從沒想過,以前在影視劇中看到那些華麗麗的大婚場面,羨慕新娘的裝扮和絕美的鳳冠霞帔,可真輪到自己親身上場,那簡直跟受刑差不多。
還好已經過了八月,天氣漸漸轉涼,否則光是這嫁衣按照太子妃的大禮服定制出來,那是從里到外層層疊疊的十多件,就足以將她捂暈過去。
更不用說頭頂的九龍九瞿鳳冠,也不知這本書的原作者,是糅合了哪朝哪代哪個皇后或太子妃的禮制設計出這款鳳冠,聽禮部的大人說,還是早在幾年前皇后命禮部重金為太子妃訂制,可前幾位準太子妃都沒走到過聘禮這一關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了,這頂鳳冠就一直放在禮部的庫房,如今總算得見天日。
真是沉重的負擔啊
沈青葉揉了揉自己的脖子,發愁地想著要如何減輕負重。
禮部這幾日還派了宮中的嬤嬤前來教她宮中禮儀,以及太子大婚的流程和禮制規矩,聽得她頭大如斗,昨日硬是故意裝暈,才避過了按照嬤嬤要求的三千步。
沈青葉還是受訓之后,才知道古人連走路都有這么多講究。
那些京城名們世家看不起新朝勛貴和商戶,認為他們是毫無底蘊不懂禮數的暴發戶,就是專從這些禮儀的細節上來挑剔鄙視,以表現出他們高高在上的名門風范。
按照那些已經破落了的世家子弟的說法,就算是昔日王謝堂前的兩只雀鳥兒,也比那滿身綾羅綢緞的暴發戶知曉禮數。
什么“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什么“輕行緩步,斂手低聲酒略沾唇,食無義箸。”注1
聽得沈青葉汗毛直豎。
若是一言一行、一顰一笑,舉手抬足都得按照標準行事,那她跟個傀儡娃娃有什么區別
尤其是嬤嬤看著她走步時的姿態不夠端方雅正,讓她頭上頂著瓷碗學步,還得小心走步時不能動作過大,一旦裙擺晃動,引得身上佩戴的玉環玉佩撞擊出聲,那這一趟就等于白走了。
沈青葉當時就不想干了。不是說“環佩叮當,笑語迎人”是美人駕到的標配嗎怎么到這里就如此之多的規矩,怎么做都是錯的了呢
王嬤嬤面無表情地說道“太子妃乃儲君正妻,命婦典范,自然要知書識禮,行為舉止,皆為表率,才能為太子殿下增光添彩”
“呵原來當太子妃這么辛苦啊”
沈青葉又往前走了一步,只是下巴微微一抬,頭頂的瓷碗就“咣啷”一聲摔碎在地上,里面的半碗水和碎瓷片四處飛濺,有不少都灑在了她和王嬤嬤的裙角上。
王嬤嬤氣得正要抄起戒尺,沈青葉就立刻“嚶”地一聲,身形一晃就朝地上栽了下去。
辛夷眼疾手快,急忙將她扶住,然后便高呼著“姑娘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