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昭禮制,親迎當日歸來,是不必去拜見帝后的,要次日清晨方才拜見。
故而太子在穿戴整齊后,便先來皇后的長樂宮拜別父母,得他們的祝福之后,再去親迎太子妃回宮。
只要一出門,就有內侍扶著他坐上八人抬肩輿,在侍從們的引導跟隨之下,緩緩走出皇宮。
出了皇宮正門后,太子便要下輿換金輅注1,鼓吹隊便開始吹奏喜樂,儀仗隊舉著各式幡、幢、旌旗緊隨其后。
東宮屬官跟在儀仗隊后列隊而行,到了沈府街前便停下腳步,調轉車頭。
此處早有禮部提前一日布下的圍賬,皇太子專用圍賬直通沈府,東宮屬官的則設在南邊。注2
太子至此下車,又換乘肩輿進府,好在沈府亦是高門大第,尤其是為了今日的親迎禮特地改造過門第和府中道路,足夠讓太子肩輿通過。
沈青葉雖然對這位足不沾塵的殿下這般排場有些腹誹,但第一次看到這般裝束整齊的太子殿下,姿容更勝初見,也不禁悄悄地抬高了幾分扇子,擋住了自己情不自禁笑彎了的唇角。
沈萬年已被封為建安候,如今身著朱紅朝服,站在門外,沈青葉則穿著褕翟戴鳳冠,由教養嬤嬤陪著站在他對面,由儐相引導眾人,恭迎太子入府。
太子拱手一禮“某奉制親迎。”
沈萬年急忙參拜,太子亦予回禮。
禮部的引進官便上前啟奏行奠雁禮,讓人將早已準備好的大雁交給太子。
太子則將大雁交給沈萬年,由他安排進行奠雁儀式。
待這些儀式進行完畢,沈萬年方才轉身對女兒說“戒之戒之,夙夜恪勤,往承惟欽。”
沈青葉雖然穿過來的時間不長,可融合了原身的記憶后,加上沈老爹著實對她寵愛有加,讓她感受到難得的父愛,此時此刻聽到他的送別之言,也忍不住有幾分淚眼朦朧,只能用力忍著,輕輕地點了點頭。
沈萬年微不可見地嘆息一聲,將她的手放在了太子手中,算是將女兒交給了他。
若是別的女婿,對女兒不好,他還可以替女兒出頭,大不了一拍兩散,和離歸家,反正整個沈家都是女兒的,想找幾個找幾個,生的孩子都歸沈家,他也不差多養幾個子女的錢。
可如今女兒高嫁皇室,成為太子妃,他就算富甲天下,也無法與皇室抗衡,就只能看女兒自己的本事。
好在這次回來,女兒為人處世大有長進,比原來更有主見,能主動提出不做燕王妃,而選擇了太子。
沈萬年在將女兒交給太子之時,碰觸到太子的手掌,感覺觸手微涼,再看他面色白皙如玉,竟是沒一分血色,哪怕穿著冕服玉冠,華美俊逸,也無法掩蓋那種骨子里透出來的病弱之色。
他也為此找過不少名醫,都說太子如今是虛勞之癥,藥石難醫,哪怕是各種天材地寶,也只能勉強維持著多活幾年。
女兒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固然為女兒的“遠見”贊嘆,卻也不得不心生凄涼之感。他早年喪妻,一個人養大了女兒,而女兒選擇這樣一個注定要“英年早逝”的夫君,豈不是以后也要步上他的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