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天氣晴。
李老師讓我們guancha喜歡的事物,我沒有喜歡的,但我覺得,陶幼心很有qu。
青梅觀察日記
除了貪吃、愛哭、好動、不識字等缺點之外,陶幼心也有一些優點,比如
她很可愛。
她走路風風火火,愛跑愛跳,隔三差五就要在許嘉時房門口摔一跤。臥室門口的墊子越來越厚,護住那個調皮的小姑娘。
她有時候愛哭,有時候又很堅強,像這種自己粗心摔跤的情況,爬起來拍拍手掌,自己安慰自己“不疼不疼。”
有次許嘉時接了一句“是啊,這么胖,肉厚摔不疼。”
陶幼心眼一睜、嘴一撇,站在他門口哇哇大叫,嚇得許媽媽以為出了什么事。
有家長撐腰,陶幼心大聲控訴“嘉時哥哥說我胖。”
許嘉時被勒令道歉,他放下書,走到陶幼心面前,往她手里塞了一顆糖。
陶幼心頓時止住哭聲,剝開糖紙塞進嘴巴,甜甜的味道治愈那顆受傷的心靈,沒過一會兒,許媽媽就聽見陶幼心奶聲奶氣對著兒子吹彩虹屁“嘉時哥哥最好了,嘉時哥哥你真帥,心心還可以吃一顆糖嗎”
主要也不是為了吃糖,就想夸哥哥兩句。
但她兒子是個冷面無情的,拒絕得很果斷“不可以。”
嗯
這語氣,跟她老公一模一樣。
許媽媽站在門口笑了笑,任由兩個孩子自己折騰去。
時間一晃,迎來寒假。
幼兒園老師給班上的小朋友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讓他們觀察生活中有生命的事物。
小朋友們十分費解“李老師,什么是有生命的食物”
李老師重申“不是食物,是事物”
“就像我們平時吃的蔬菜,花園里的花草樹木,它們都是有生命的。”李老師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終于讓同學們知道,那些會改變、會成長的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有人舉一反三“我們會說話,會長大,是不是生命”
李老師耐心作答“當然了,每一位小朋友都是非常可貴的生命。”
這是一項特殊的作業,老師在班級群通知家長協助孩子們完成,至少每周記錄一次,期限為一學期。
放假了,陶幼心歡歡喜喜領著獎狀回家求表揚,陶媽沒好意思打擊女兒,這種獎狀人手一張。
從那天起,陶幼心又過上賴床生活,把作業拋之腦后,還是陶爸陶媽督促,陶幼心才拿起筆。
她頂著簡約普通的本子盯了半天“媽媽,我要一個好看的日記本。”
陶媽“”
為了讓陶幼心配合寫作業,陶媽帶她去買了個封面明艷的卡通日記本。
緊接著,觀察的事物又成為難題。
陶幼心在樓上樓下溜了一圈,回家看到爸爸在給烏龜投喂,靈機一動,頓時寫下養烏龜。
三個字里面,她只寫對了一個“烏”字。
寫日記對陶幼心來說太難了,在陶爸的監督下,她磨了一個小時,漢字帶拼音,還有些別人看不懂的奇怪符合。
“我們家的烏龜叫小龜,它有一個腦袋四條腿”
這篇奇形怪狀的日記,大概只有陶幼心能看懂。
她才不管好不好,寫完看都不看一眼,抱著自己的玩具出門“媽媽,作業寫完了,我去找嘉時哥哥玩。”
許嘉時也正在為日記苦惱。
生活中有許多可以觀察的東西,陽臺上的花、樓下的樹,這些對他而言都很普通,沒什么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