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偏科的書妤考進一班,周澈言參加數學競賽,你拿物理金牌”她故作夸張地仰起腦袋,長嘆口氣,“你們這樣顯得我很笨。”
許嘉時伸手,拖著她后腦勺將人扶正“家里有一個聰明的就夠了。”
“啊什么”沉浸在“哀傷”中的陶幼心沒有聽清。
“咳。”許嘉時清嗓整理語氣,“我的意思是,你也很聰明。”
陶幼心扭頭“你剛剛說的不是這句。”
他反問“那我說的什么”
陶幼心重申“我就是沒聽清楚才問的啊。”
許嘉時“那你為什么不信”
“我是笨不是耳聾好吧”明顯字數都不一樣。
六月,當高三學子緊張奔赴考場的時候,許嘉時已經跟來自其他城市的四名參賽選手組成五人隊,在賽前進行實驗和理論方面的培訓。
許嘉時是小組里唯一的高一學生,其余四名同學皆是高三生。
以成績第一入選的是名女生,叫做盧彎月。
他們是為國家榮譽而戰的隊友,也是個人意義上的對手。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于7月7日開幕,彼時陶幼心正坐在教室進行期末考試。
每一堂考試結束,她都在心里默念“快考完,快考完。”
爸媽已經答應,等她考完就送她去機場,飛國外看比賽。
曲七七聽聞這個消息“心心,你是要出國去玩嗎”
陶幼心“去看許嘉時比賽。”
“說起這個比賽,我那天剛好刷到相關視頻,好像每一屆咱們國家都能拿很多金牌,如果這次許嘉時拿個國際獎回來,咱們學校不得不得掛橫幅慶祝三天三夜。”
陶幼心掐指一算“到時候都放假了。”
曲七七改口“那就掛到開學,還要在開學典禮上公開表揚。”
陶幼心伸手做出“請”的姿勢“校長的位置你來坐。”
曲七七搖頭嘆氣“這個真坐不了。”
一人哈哈大笑。
考試結束那天,整個世界都變得明朗。
陶幼心迫不及待跑回家,跟還沒下班的父母和遠在國外的許媽媽打電話“爸媽,我考完了。”
“歡歡阿姨,我考完了”
陶爸陶媽送她去機場,許父和許媽媽在落地時接應。
兩家人都很寶貝這個女孩,這又是她第一次獨自坐飛機,除了飛行的時間,幾乎全程保持聯系。
陶幼心比他們想象中勇敢,面對陌生環境并不害怕,擅長的英語也在這時候發揮最大作用。
因為在電話里及時溝通方位,陶幼心精準地找到接機位置,遙遙朝他們招手。
她拖著小行李箱飛奔過去,許父接過箱子,許媽媽攬著她,關懷關切地詢問這一路經歷“心心,累不累”
陶幼心搖了搖頭坐我旁邊的是個年輕姐姐,我跟她一起玩桌游,后面困了,又在飛機上睡了好久。”
所以她現在神采奕奕,沒有長途跋涉的疲憊。
許媽媽笑著摸摸她腦袋,邊走邊問“考試怎么樣”
“一想到嘉時哥要參加國際競賽,我期末考的時候完全不緊張了。”兩者簡直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