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蒸燜燉之痛
曾幾何時,三碗清水二兩小米,終其白飯之清香;兩根小蔥一抹辣椒紅,生活清貧卻感到滿足,人們沒有痛苦,只有那平靜安詳的快樂。
是乃世外桃源。
時間抹滅了安詳,帶動人們發展的腳步,在廚藝一路之上,蒸、燜、燉已然登峰造極,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色彩。
可發展的車輪,碾壓著的是清淡之心,人們蒸的是焦慮,燜的是恐慌,燉的是憂愁,生活的所迫,是痛苦的標桿。
這到底是進步了,還是精神的倒退?亦或者說,人的靈魂本來就是賤,都存在潛意識的受虐之意?
可沒人知道其中的答案,知道答案的,已經不是人……。
浸泡于惡臭的黑水當中,鴻炎靜心思考著侵蝕之魂修煉方法的用意。
他認為,這修煉方法看似荒謬,如果細細琢磨,會從中看出很多道理,看到人生的七情六欲。
大火清蒸9天,中火紅燜36天,小火細燉108天。
這是修煉侵蝕之魂的過程方法,看似簡短而荒唐,有種被耍的感覺。
不過,倘若把人生當做一道菜,周遭的種種一切,每個人都需要經歷蒸燜燉之痛吧。
一個人,年少無知之時,沖動、魯莽、焦慮,宛若大火清蒸的扣肉,當把一切暴躁剛烈蒸熟之后,留下的唯有柔軟與油膩。
一路走過,不可避免地步入中年,那時候,一切棱角都已被磨平,如同鍋中的肉,沉悶、恐慌、無奈,但也只能在其中煎熬著,半途而廢的歸屬是臭水溝。
或許有一天,幸運之下沒有被燜焦,成為出眾的存在,人人喜愛。
但更多的是,在無奈之中被燜爛,倒也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直至邁入老年姿態,存在的僅有點點憂愁,遺憾之憂、對后代之愁,一顆心已經死去,只能在生活之中慢慢細燉,最終化作一碗清湯,什么都沒有留下。
……
“每個人都需要經歷青年、中年、老年,不管是普通人還是修真者,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是時間相差的長短不同罷了。”隨著鴻炎深入感悟蒸燜燉的意義,他心里不禁感嘆。
之后繼續沿著這條路感慨:“只要有著人生三階段,都無法擺脫蒸燜燉之痛,除非得到永生。”
“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夠永生?仙人?神人?那老去的尊容可以掩飾,但衰老的心無法遮蓋。”
“或許實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后,能夠以靈魂的不滅,成就表面的永生,長存于塵世之間。”
“既然無法真正意義的永生,那就必須經歷蒸燜燉之苦,不管實力如何,即使擁有表層的永世長存之道,也不能擺脫它們。”
“侵蝕之魂可以吞噬世間一切靈魂體,但每吞噬一個靈魂,就要代替這個靈魂承受人生的蒸燜燉之痛,如果無法承受他人的人生痛處,又怎么吞噬他人的靈魂?”
“這一修煉方法,無非是把人生的蒸燜燉之痛無限放大,這樣一來,倘若可以熬過去,靈魂必定變得堅韌無比。”
“擁有強大、堅韌而霸道的靈魂,吞噬他人的靈魂也就順理成章,完全符合弱肉強食的至理,只不過,這是靈魂界的弱肉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