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
一件驚動全京師城的事情,正飛速流傳。
到現在,大家才知道,華夏大酒樓的真正老板是鴻炎,如今的‘旁聽學者’,商人界的巔峰人物,被皇上欽點的商界模范。
接到圣旨,鴻炎早有預料,不過他沒想到老朱會如此大張旗鼓,還送他那么多值錢的東西,按理說,老朱沒那么豪氣才對,所以他心感疑惑。
不過既然人家送送名又送利,鴻炎沒理由不接受,現在弄得人盡皆知,他不接受就是抗旨,這可不行。
反正旁聽學者這個職位,不用理會朝廷政務,也不需要與其他大臣交涉,純屬打醬油職業。
頂多有點煩的就是,每天早上要去皇宮一趟,不過也沒什么,就是聽聽政治而已,鴻炎毫不在意。
值得一提的是,鴻炎得到封賞之后,文清顏她們一群服務員,做事情更積極了,日常面容,更加自信,這是很好的收獲。
同一時間,科舉考試榜單出來了,擇日將進行殿試,這會有一段小插曲。
說白了,就是楊憲飛黃騰達的轉折點,這本來與鴻炎無關的事情,可蝴蝶效應所致,老朱很不厚道地邀請他參加殿試旁觀。
幸好只是旁觀,不會影響到劇情主線,不然可就麻煩了。
這天早上,早朝過后,受到老朱的命令,鴻炎、太子,留下來旁觀才子殿試。
沒過多久,眾進士在劉伯溫和楊憲的帶領下踏入大殿,而朱元璋卻用三筐稻谷迎接他們。(電視劇第32集)
進士們只看到這三筐稻谷,卻沒看到有考試的桌椅,讓他們感到十分奇怪。
老朱讓進士們上前查看這三筐稻谷,并說出它們的出處。
眾進士紛紛上前查看,卻都搖頭輕嘆,表示不知道它們的出處。
之后老朱又讓老劉、小楊和鴻炎上前查看。
小楊當即表示自己不知道它們的出處,老劉表情有些怪異,顯然已經明白些什么了,但他依舊表示不知道;鴻炎則微微一笑,搖頭不語,老朱權當是不知道了。
隨后,老朱一一介紹這三筐稻谷,以它們的不同品質,暗喻著不同的官場和人心,使進士們受益非淺。
殿試結束后,老朱找鴻炎去御書房私聊。
“鴻炎,你那打禾機什么時候開始制造?”老朱問。
“只要機械工廠建設完成,我會立即安排工人制造。”鴻炎淡淡地說道。
“工廠預計明年三月可以完工,鐵匠、木匠和工人也會配備完畢,你能在六月豐收之前,制造出一批打禾機嗎?”老朱再問。
“三個月?時間雖然有點緊,但制造千八百臺還是沒問題的。”
“很好!能夠在豐收前完成1000臺制造量,重重有賞!”
“謝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