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兒媳的意思是今后由寧氏協同二弟妹持家,您看如何”
不得不說大夫人很是聰明,她自個兒不攙和,卻是把嫡長媳寧氏推出去,誰也說不出個錯處,嫡長媳持中饋,本就是順理成章,若非大夫人與老太太不太相合,怕是早早就是寧氏在掌家了。
大奶奶寧氏捏著繡帕神色凝了幾分。
二夫人臉色一青,她早料到大夫人要摻和一腳,卻沒想到她獅子大開口,竟是要奪中饋之權,她沒立即接話,而是看了一眼老太太。
老太太陰沉地瞇了瞇眼。
大夫人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只是一旦應下,大夫人幫著寧氏得了中饋之權,而寧氏必定會將女兒謝京的婚事許給大夫人娘家,老太太咽不下這口氣。
老人家撐著小案緩緩坐直了身。
目光在屋子里諸人掃了一圈,漆灰的眼閃爍幾分精芒,
“老二媳婦著實欠妥,可見必須得有個公正公允的人在一旁協助。”
二夫人倒是從善如流起身,“媳婦知錯了,任您懲罰。”
大奶奶寧氏出身京城閥門寧家,是京城唯二能與謝家比肩的門第,寧氏的祖父曾是當今圣上的老師,寧太師門生故吏遍天下,就連謝欽少時也在老太師門下受教過幾年,謝欽對這位恩師推崇備至。
寧家家風嚴謹,寧氏自小受世家閨范教養長大,說她是個公允人,也不會有人駁。
大家聽了老太太的話,以為就要定寧氏了。
不料老人家忽然笑瞇瞇抬起沈瑤的手,
“瑤兒今后是要當家的人,這樣吧,從今往后由她協助她二嫂執掌謝家。”
沈瑤仿佛被雷擊中,連著舌頭都僵住了。
當個閑散的太太不好嘛,為什么非要把她推出來。
“母親”她扭頭過來,笑得比哭還難看,“我”
“不怕。”老太太和顏悅色安撫她,“待我過世后,你們必定是要分家的,屆時你與欽兒獨立門戶,整個侯府都要交在你手里,此時不歷練更待何時”
沈瑤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
看來是推脫不過去了。
細細一想,她坐在一旁吃吃瓜子看看熱鬧,總歸做個沒心沒肺的活菩薩,再不濟幫著二夫人算算賬目,她今后要經營莊子,尋二夫人學學本事也未嘗不可。
老太太這句話不僅是說給沈瑤聽,也是說給所有謝家媳婦聽。
聰明人很快領悟了老太太的意思。
眼下因為老太太尚在,大家一屋子人窩里斗,無傷大雅,待將來她老人家過世,謝欽與沈瑤必定分府出去,屆時謝家其他幾房境遇便大為不同。
沈瑤是首輔夫人,將來大家都要看她臉色過活。
她嫁過來這數月,幾乎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待分了府,與各房自然也沒多少情義可言,與其等將來上桿子討好,還不如眼下讓沈瑤參與謝家家務,與各房來往密切些,也好攢些人情體面。
姜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