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考慮下,我沒什么時間。”林南音猶豫了下。
“這個機會是難得的,我估計應該就我們這些獲獎的才能進,林同學,你還是好好考慮下。”蘇同學認真道,他對于林南音的想法很是不解。
看著林南音沒說話,他繼續道“而且大家都是學文學的,互相交流更有助于創作。”
這一句確實打動了林南音,文學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就可以出好作品的,她也需要跟人交流走進生活。
不過她時間不多也是事實,如果文學社的事情太多,那她也不可能過去。
想了想,她看向蘇同學,提議道“要不我們過去問問具體什么情況”
“行那趕緊走,等會還要上課。”蘇同學一口答應下來。
這個文學社的發起人是中文系的幾位教授,有一位還是教他們現代文學的盧教授,林南音他們直接過去找他就行。
不過他們來的不巧,盧教授剛好不在,幸好跟他同個辦公室的那位謝教授也是文學社的發起人之一,他一聽林南音他們是過來了解文學社的,毫不猶豫地將具體情況跟他們說了。
這個文學社就像蘇同學說的那樣,之前就有了的,中間停辦,今年又打算重新辦起來,培養更多的文學人才,初步計劃是每周辦一次文學討論會活動,不過這個要交給文學社的學生來辦,他們幾個教授主要咨詢方面的工作。
林南音一聽事情也不多,不會影響到她其他計劃,當下便決定加入。
這次文學比賽獲獎的其他人也都加入了,他們十幾個學生跟教授們還特地開了個會,探討文學社的建設發展。
不到一周的時間,他們文學社就重新掛了名,辦公地點也批了下來,他們還給文學社制定了一套規章制度,自此,這個一開始由十幾個人組成的文學社步上了正軌,在往后的歲月中培養著一代代文壇新秀。
文學社重新開辦這事很快就在學校中傳開,林南音宿舍的人更是一早就知道。
這天林南音從文學社回到宿舍,就被江杏拉住了。
“南音,你們文學社要怎么進啊我們幾個都想去呢。”
林南音看了一眼,這會大家都在,她們幾個正一臉期待地看著林南音,就連蔡云岑也放下了書。
林南音笑著說道“申請就可以了,不過要提交發表在報紙或雜志的作品,有比賽獲獎作品也是可以的。”
這個是他們十幾個人討論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吸收更多優秀的學生,當然,門檻是有些高。
江杏一聽直接喪氣道“這些我都沒有,投稿實在太難了,我都投了三次了,都沒回應。”
于珍華和張淑芳也跟著贊同,她們也試過投稿,但都沒有回音。
“有在報紙發表過作品就可以去申請嗎”蔡云岑雙眼發亮地盯著林南音。
“對,申請了之后還要考核,不過這個不難的。”林南音是知道蔡云岑之前有發表過作品在報紙上的。
“那我明天去申請。”蔡云岑笑了起來。
“行,你作品先準備好,明天下課后我帶你去。”林南音剛好明天要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