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斟酌了下,當機立斷道“聞山長,周先生,項伯明年輕氣盛,說出些不當之言,實屬無心,根本沒想到那般多。年輕嘛,誰沒個沖動犯錯之時。唉,聽到程無疾出事,我心中也不好過,替他感到惋惜。不宜再鬧大,給程無疾雪上加霜。程子安已動手打了回去,就當是小兒玩鬧,互相賠個不是,此事就此揭過。”
項伯明人雖浮躁了些,讀書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朱先生打算在下次秋闈時讓他下場。
就是考不中,那時他不過年方十七,等積累經驗之后再考,以后肯定會有出息。
他這個恩師,自會少不了好處。
朱先生舍不得項伯明名聲受損,欲囫圇遮掩過去。
程子安將朱先生的用意看得清清楚楚,他未加理會,不緊不慢問項伯明“項伯明,你說我阿爹的那些話,許多人也都聽見了,休想堵住悠悠眾口。你可敢發誓,你未曾說過”
項伯明得了朱先生提點,當即道“其他許多人都在議論,我聽了一時嘴快,隨便附和了幾句。你先前也說過,我們無冤無仇,何苦要冤枉程舉人。你動手打我之事,我當你年幼莽撞不知輕重,也就不計較了。”
一直平靜的程子安,此時激動了幾分,拔高聲音道“算了,如何能算了好你個項伯明,我讀書不多,卻懂得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阿爹本來就斷了仕途,還要被你毀了名聲,真是其心可誅現在你輕飄飄一句話,就欲將此事揭過。阿爹不在,我被你欺小,可我還有舅舅們,有姨夫在,他們會替我出這個頭”
朱先生神色一滯,崔文崔武都在府衙當差,小吏難纏,門道多得很。還有孫士明在京城春闈,要是中了進士
沒想到,程子安小小年紀,讀書上蠢笨,卻十分難纏。
就此揭過此事,是由他提出來,眼下被程子安暗指其心可誅,不免跟著惱怒了幾分,道“既然程子安不服氣,聞山長,不如按照府學的規矩處置。項伯明出言不遜,責其當眾賠禮道歉。程子安動手打人,從府學中除名”
項伯明當眾賠禮道歉,對他來說不痛不癢,反倒還會落得個光明磊落的名聲。
而程子安一旦被府學除名,府學是明州府的官學,在履歷上就留下了抹不去的一筆,無人敢出面替他作保。連秋闈都無法參加,
周先生坐不住了,忙打圓場道“朱先生,你也說他們年小,誰沒個年少輕狂的時候。不過互相打鬧而已,當眾道歉傷了臉面,除名斷了前程,著實重了些。”
聞山長眉頭微擰,握著書一言不發。
周先生的話是說給自己聽,讓他明白其中的重要,程子安心領了。
“多謝先生。平時我給先生添了不少麻煩,學生向你深深賠個不是。”說罷,程子安叉手深深一禮。
“不過先生,此事不能善了。府學對我的任何處置,我都全部接受,并無半點怨言。”
接下來,程子安小臉一沉,凜然道“阿爹自小在我耳邊教導,如何行事做人。阿爹說,行事要端正,做人要干凈,無愧于心。我替阿爹正名,動手打了項伯明,哪怕自毀前程,亦在所不惜要是我不做此事,我不配做阿爹的兒子”
聞山長緩緩放下書,手搭在案桌上,神色微微動容。
周先生盯著程子安,欲言又止,心里滋味復雜萬千。
要是程子安能將這份聰慧,全部用在讀書上該多好啊
程子安話鋒一轉,大聲道“我不信真有無心之語。項伯明當時說了一長串話,引起了無數人附和,他的無心未免多了些。且我想問項伯明一句,你以前為何不敢當著阿爹的面說,你所謂的無心之言,可敢當著其他舉人,其他貴人們說”
朱先生臉上掛不住了,暗自哼了聲,卻再也說不出話來。
替程子安著急捏了把汗的周先生,心思一轉,眼觀鼻鼻觀心,安坐不動。
無心之語有,項伯明的無心,過了。
以前程箴還有勢時,他不敢說,更不敢在權貴們面前說出無心之語。
說到底,不過是欺軟怕硬,項伯明就是十足的真小人
程子安從頭到尾,壓根沒考慮過善罷甘休。否則,他不會在眾人眼皮子底下動手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