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良種出來,要經過試種,研究改進,經過雙盲實驗,絕不能一下就全面推廣。
程子安想到這些,就沮喪不已。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那么多的時候,種子可以從別的州府去購置,耕牛與農具,就憑富縣縣城那副模樣,也找不到多少。
富縣離云州府的府城,大約有百里路,早起天不亮趕路,車馬不停,兩天足夠了。
關鍵是,錢呢
程子安眼前閃過郜縣令白胖饅頭的臉,到一旁的溝渠里去洗手。
溝渠邊種著幾顆嫩綠的芋頭,程子安看了又看,蘇錢糧在一旁提醒道“程縣令且小心些,千萬別去碰芋,汁水有毒,沾到手上會發癢紅腫。”
在明州府程子安經常吃芋頭,聞言好奇道“富縣不吃芋頭”
蘇錢糧答道“芋頭不好處理,有毒,吃得不多。”
程子安腦中靈光一現,問道“芋頭都長在何種地方”
程箴笑道“芋頭喜濕,皆生在溝渠邊,若是種在土里,要勤澆水,施肥。”
程子安點著頭,神色若有所思。
連續跑了幾個村莊,到處都大同小異。程子安看得心里拔涼,昨日看到了他們的麻木,今日走近了看,發現那些麻木,入木分,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到了傍晚,人一同回縣城,程子安叫來管著戶帖的錢書吏,要了富縣的戶帖來看。
他飛快掃了大半,心更涼了。
夭折的嬰幼兒不算在里面,只看立了戶帖的人口,平均壽命在二十五左右。
而這個二十五,還是把縣城里的大戶,有些村子里的地主,日子過得好些,長壽的算進去,拉高了平均壽命的結果。
大周已經近百年沒打仗,算得上太平時期,除去醫療落后的原因,就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百姓身體太差,一個著涼就可能沒了命。
醫療水平根本不可能一下提高,在缺醫少藥,糧食短缺的時代,程子安能做的,就是勉強填飽他們的肚皮,改進衛生條件。
衛生說起來簡單,其實難得很。在后世,還流傳著一句話,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其實這句話大錯特錯,前提是醫療水平上去了,能治療這點小病,以及人的身體素質好,自身的免疫力能抵抗病菌。
水與柴禾都不缺,勤洗手,喝煮沸的水,人畜分開居住等等。
身體素質方面,程子安嘆氣,先吃得半飽再說吧。
至于什么讀書以及科舉,于眼下的情形來說,差不多是何不食肉糜。
程子安手敲在戶帖上,見李書吏坐立不安的模樣,道“李書吏無需緊張,我就是看到富縣的百姓壽命太低,一時感慨了下。唉,眼下時辰不早了,下值了,李書吏早些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