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老太家回去后,梁螢和譚三娘交換雙方得來的信息。
她把趙老太不愿意放人的事同譚三娘說了。
譚三娘倒未放到心上,而是興致勃勃道“今日我在村里打聽了一番,這兒倒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不堪。”
梁螢好奇問“此話怎講”
譚三娘“我尋了一戶獨住的婆子問了問,她講起自己的經歷,說前幾年鬧饑荒家里的人丁都死光了,就只剩下她這一個老婆子,后來逃難,機緣巧合之下來了這里,得了趙大掌柜的照應,那兩間石屋都還是他們修的。”
這話聽得梁螢半信半疑,詫異道“譚娘子莫要忘了,這里可是土匪窩。”
譚三娘擺手,“那婆子說村里的人每月都有口糧發放,按人頭來算,不過也沒有人吃白食,婦道人家若擅紡織的,便會教其他婦人紡織,擅庖廚的則教庖廚,會什么就教什么,總要為村子出一份力。”
聽了她的解釋,梁螢這才覺得合理了些。
譚三娘繼續說道“我還打聽過了,蠻鸞村有上百戶人家,其中二十多戶皆是老弱,生活多有不便,故而需要鄰里相互幫襯。
“村里每三十戶人家為一組,分為三組來分擔這些需要照顧的老弱,像挑水打柴這些活計皆由家中的男人們當值輪流幫襯,其他雜活便由婦人處理。
“現下男人們出去了不少,又是農忙的時節,婦人們都忙著地里的活計,難免顧慮不上那幾家,所以咱們才被掠來干苦役。”
梁螢“”
一時心情復雜,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譚三娘拍了拍她的手,問“趙老太今兒又同你說了些什么”
梁螢一本正經道“她鐵了心要討我做趙雉的壓寨,不會放人。”
譚三娘眉頭微皺,現實道“你生了這樣好的樣貌,又入了土匪窩,多半是逃不掉的。”停頓片刻,“阿螢聽我一句勸,若想留住小命逃跑,就得把心思往最有利的地方使,莫要雞蛋碰石頭,明白嗎”
梁螢平靜地看著她,“我曉得。”
譚三娘摸了摸她白凈的臉,“身處這樣的世道,女郎家立足萬分艱難,不到萬不得已時,莫要輕言生死。”
這話落到心口,滾燙得令人窒息。
梁螢堅定道“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我的福氣還在后頭的,斷不能輕易殞了性命。”
譚三娘“這才是女郎家該說的話。”
如今被趙老太相中,梁螢一時半會兒脫不了身,權衡當前處境,便半推半就,既沒有拒絕也沒有應承。
趙老太很是抬舉她,雖然想討她來做壓寨,但婚姻講求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依她的意思等趙雉回來后找個機會去蘇昌提親。
不過老太太還是有要求的,讓她住到趙家去。
現在趙家只有趙老太和龔大娘,沒有多余的床鋪,便讓她暫時睡趙雉的屋,反正小子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她們也好給她布置寢臥備床鋪物什。
梁螢站在屋里,無比嫌棄地打量趙雉的窩。
她是個講究人,睡臭男人的床還是頭一遭。
床上的粗布被褥漿洗得發白,她抓起一角嗅了嗅,還好,應是才換過的,聞起來沒有異味。
青篾席也擦得干干凈凈,屋內的桌椅窗戶皆打掃得細致。
不僅如此,之前掛在墻壁上的獸頭也被收撿起來了,換成了一幅精致典雅的仕女圖。
簡陋的屋舍與附庸風雅的畫卷搭配,顯得不倫不類。
梁螢背著手站在仕女圖前,心想趙老太這么豪氣,這幅畫估計能賣不少錢。
那老太太也忒有意思,中午還親自下廚給她做了燒子鵝。上回做的燒雞味道極佳,這次的燒子鵝也不例外。
趙老太廚藝甚好,像八角桂皮之類的香料是極其昂貴的,她家卻不缺,做出來的燒子鵝色澤棕紅,肉香味美。
起初梁螢還克制著,后來嘗了兩塊便貪了心。
趙老太笑瞇瞇地看著她,說道“王小娘子身子單薄,我得多做些好吃的給你補補,女郎家就要豐腴些才好。”
龔大娘也道“是啊,王小娘子確實單薄了些。”